close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雖然蕭瑟滄桑,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建築,仍保留古樸的美感。

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

津沙位於南竿西南方

津沙曾經是昔日是馬祖人口最多漁村之一,由於六十年代以後漁業沒落,人口外流,漸漸人去樓空、殘破凋零,唯有她的金色沙灘及海岸岩石依舊,不改的是她獨有的燕鷗飛舞、浪濤聲聲,伴著幾戶人家,成為一座被遺忘的村落。

 

津沙保存著很多完整的閩東式古厝,臨港依山而築,錯落有致的石頭屋舍,呈現馬祖最美的建築美學。

 

 

山坡上荒廢的老石厝,襯著山海寒風別具淒美。村中單、雙層方正造型石頭厝,均以花崗岩砌成,五脊四背,牆上小小的窗口,一方面可擋風,一方面防禦海盜,這些都是閩東建築的特色。

 

 

人字切的屋頂上,統一以正反的瓦片整齊排列,方便排水通風,上頭再以石頭壓住以防風掀,也方便修補。

 

 

在村落巷弄中漫步,成了一種特殊的空間體驗。曾經被人們遺忘的南竿後花園--津沙,石階上精彩的古厝群,以及村內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讓津沙成為了馬祖的魅力小鎮。

 

津沙以老酒聞名,村中的泉水所釀出的好酒,還有紅糟入菜的各式料理

這小甕裝的是紅槽,大甕裝的才是老酒喔!

聚落內分成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等4個區域。清末起,連江、長樂、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

 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2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

 

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

反共抗俄殺朱拔毛的碉堡藝廊得屈身進入,裡頭別有洞天,旁邊的碉堡便利屋是全國僅見的碉堡廁所
 

由於北竿芹壁的成功例子,津沙人也有了自覺,成立津沙社區發展協會,今日的津沙聚落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馬祖風管處也編列經費,著手修繕廢棄的古厝,整修完成後,頹圮舊屋重現生機,委外給民眾經營民宿、咖啡屋與餐館,吸引觀光客前來旅遊與休憩。

如果想要嘗試居住閩東石厝的感覺,村中「古街客居」民宿,可以提供最佳體驗~~


津沙文化村是一棟家庭式的現代化閩東式建築的民宿 

 

津沙特色伴手禮,除了老酒還有魚類加工品,海苔及高麗菜乾

 另外馬祖淡菜是ㄧ大特色,到了馬祖才知道原來淡菜不是菜類而是魚貝類,真的是很新鮮!

所謂麴是酒的靈魂,水是酒的精神,釀製老酒之前要先製作紅麴,紅麴除了做為酒的發酵劑之外,也能入菜做好料理

在津沙買了伴手禮,陳年紅糟、淡菜乾還有紅麴花生

馬祖水產試驗所,是馬祖發展養殖業的基地,以淡菜最有名

海邊剛好有漁民載著滿滿收穫回航

載回ㄧ包包的淡菜

海邊沙灘上有許多淡菜還有漂亮的貝殼

撿拾漂亮的貝殼

海邊到處都有碉堡

遠遠可望見馬祖巨石像

連接相關文章【馬祖卡溜去

 

情定北竿【芹壁村】【午沙北海坑道】【戰地風情08據點

 

         戰爭和平紀念館】【壁山觀景】【坂里沙灘

 

         【橋仔漁村

 

擁抱南竿【津沙聚落】【馬祖酒廠及八八坑道

 

        【摩天嶺步道】【行政中心介壽村

 

        【山朧蔬菜公園】【馬祖紀念館

 

        鐵板天后宮少女媽祖】【馬祖港天后宮

 

        【民俗文物館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240大砲連營區】【仁愛鐵堡

 

        大漢據點】【南竿北海坑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茵茵weity 的頭像
    茵茵weity

    茵茵weity的部落格

    茵茵we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