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鐵板,鐵板是舊稱,現在改成仁愛村
鐵板村入口是馬祖日報社,鐵板村以前是政經中心和菜市場
為了兩岸對峙現在政經中心改至介壽村,目前鐵板村不在熱鬧
雖然村落沉寂,但是處處可見藝術裝飾
質樸的仁愛村街道上到處掛著平安風燈
平安風燈是馬祖祈求平安的特色
順著平安風燈街道來到藏著古意黯然的鐵板小巷道
鐵板天后宮非常有歷史性,據說已經有140歲,雖然是上了年紀的媽祖廟,卻是供奉面容清秀的少女媽祖~~~
鐵板天后宮有140年歷史,大約是嘉慶年間始建,現存廟貌為民國8年重修,仍維持著馬祖的傳統廟宇建築風格,封火山牆,兩側牆面高過屋頂,門前的龍柱還高過於門牆,非常特別。
媽祖是因為搭救落入海裡的父親喪生;媽祖升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1千多年來,媽祖在人間救苦救難的傳說不斷,慈悲的形象,使得其神像塑造也一直是面容圓潤的福態、不怒而威,相較之下,鐵板天后宮的媽祖就顯得格外不同,這裡的媽祖娘娘仍維持著16歲的少女容貌,這是其得道升天的傳說時間點。
鐵板天后宮的媽祖娘娘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稍有年紀的長者面貌,這尊罕見的少女媽祖神像,吸引許多人特地前來參拜。
除了年輕的媽祖娘娘,鐵板天后宮「廟中廟」的特殊格局也十分有趣,媽祖娘娘旁陪祀的土地公及威武陳將軍,雖然住在媽祖廟裡,但另有自己小小的家,會有這樣特別的格局,有一說是因為廟宇規模擴大,小廟變成大廟,但仍保留原本的廟宇建築沒有拆除,也有一說這是特殊的神龕設計。
連江縣仁愛國小,鐵板岸邊有許多防止搶灘的樁,目的是防止敵方快艇直接登陸
~~~~~~~~~~~~~~~~~~~~~~~~~~~~~~~~~~~~~~~~~~~~~~~~~~~~~
連接相關文章【馬祖卡溜去】
【橋仔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