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年,完全不能出國,孩子剛好在大陸廈門工作,趁此機會可以在大陸好好遊玩,這次與朋友安排絲路之旅自由行慶祝蜜月一周年,趁著假期來趟中國大西北要感受壯闊的景色就需要付出每天6-8小時的車程,雖然辛苦但看到美景就一切都值得了,這趟旅行解鎖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搭露營車旅行過夜,第一次來到海拔3300公尺的高山湖泊【大陸絲路之旅(二)-青海日月山】,第一次體驗戈壁公路的荒涼,第一次體會走在沙漠中的感覺
鳴沙山騎駱駝至月牙泉,體驗駱駝行走在沙漠中的感覺,騎上沙漠之舟,欣賞沙漠的特殊風景。體驗沙漠風情,此種經驗令人難忘。
張掖丹霞地質公園(七彩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櫺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
照片摘自網路,嗚沙山月牙泉,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處,以「沙泉共處」 的沙漠奇觀著稱於世。
照片摘自網路,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因形狀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周圍是沙山;卻千古不涸,被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
嗚沙山,以沙動成響而得名,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20公里,主峰海拔1,715公尺。
沙漠真的只有壯觀可以形容,踏在月牙泉的沙漠中,也彷彿置身在兩千年前張騫出使西域的險途裡,並感受西域之美
以「沙嶺晴鳴,月泉曉澈」為敦煌八景之一。
騎在這好萌好大隻的駱駝身上,一路上顛頗到沙山的另一端
古代駱駝載著商旅行走絲綢之路,現在則載著遊客純觀光。
廣場前方可見壯觀的鳴沙山景觀,嗚沙山為流沙積成
想體驗在沙漠中騎乘駱駝的樂趣者,請由此進入
駱駝隊沙漠行舟
看到高聳直上的嗚沙山,如果想要挑戰可以爬上去,但還是要視自己腳力而定
回頭往下看,像一彎新月的小湖就是月牙泉,被嗚沙山所包圍,月牙泉千百年來與鳴沙山長相廝守,不離不棄
鳴沙山下的月牙泉,長約百米、寬約25米,月牙泉裡的自然泉水,其實早就乾涸,如今月牙泉里的泉水,是通過地下管道定期把其他水源灌入進來的
關於月牙泉的形成原因,據說有以下四種說法: 一、月牙泉是附近黨河的一段古河道,由於不斷得到地下潛流的補給,因而不枯竭,二、附近斷層升降導致潛流滲透湧出成泉,三、這裡原是風蝕窪地,當風蝕積累達到潛水面深度時形成泉湖; 四、認為月牙泉形狀好似人工刻意修飾,可能是古人人力勞作而成
據統計數據顯示,自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間,月牙泉周邊鳴沙山東山、南山山脊向月牙泉移動了8~10米,南北兩山間的區域面積縮減了7%;和20世紀70年代相比,月牙泉四周沙山坡腳移動了13~60米,月牙泉面臨著沙山掩泉的威脅。
為挽救月牙泉,敦煌政府採取了多種方式給月牙泉補水,如將黨河水庫回灌補水、給月牙泉「輸液」以及實施「三禁」政策(禁止打井、禁止開荒、禁止移民)等治理措施。
最後來到中國七大丹霞之一的甘肅張掖七彩丹霞,真是美得不像話,加價的深度旅遊非常值得!
景觀區主要包括冰溝丹霞風景區和七彩丹霞風景區兩大景觀區,兩景區間隔約12公里。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地貌位於臨澤縣(七彩丹霞景區)及肅南縣(冰溝丹霞景區)境內,距張掖市40千米。
觀看丹霞地貌最佳時間是清晨和夕陽,在光線照耀下特別漂亮。正午時分丹霞的朱紅色和紅褐色並不十分明顯,但場面壯觀,氣勢磅礴,造型奇特的張掖七彩丹霞,盡現西部特有的蒼涼與壯美
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600萬年前,多次的地殼運動,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髮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屑岩,後來地殼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蝕,山坡以崩塌過程為主而後退,保留下來的岩層就構成了紅色山塊七彩丹霞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了現在看到的七彩地貌,除了岩石本身具有顏色之外,太陽光的照射也是岩石出現多種顏色的原因,主要以紅,黃,白為主。
綿延幾十公里的大柴旦摩鬼城就在青海
在乾旱少雨的西北地區,經常見到魔鬼城這樣的地貌,一座座造型各異的土丘突出在地面上,他們的學名叫雅丹地貌,在西北的青海,甘肅,新疆等地都有這樣的旅遊景區。
這片魔鬼城綿延幾十公里,周圍荒無人煙,是真正的無人區。目前這裏並不收門票,免費開放,在路邊也有休息站和觀景臺可以拍照,不少遊客會在路邊隨時停車拍照甚至走到路中間拍照,比較危險。
風長年累月把土丘雕琢成了各種造型,是一種地質奇觀。在魔鬼城,最直觀的感受是荒涼。周圍渺無人煙,只有風沙與你相伴,這種感覺只有去到大西北才能體會。
莫高窟令人驚艷的壁畫及佛像,一千多年前的顏料還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真不愧為世界文化遺產,可惜內部無法拍照
連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