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天來到世界旅人嚮往的城市,有「粉紅城市」之稱的齋浦爾寨市區觀光,早上安珀堡騎大象【(十) 粉紅城市齋浦爾琥珀堡騎大象】,午餐後參觀曼塔爾天文台【(十一) 粉紅城市齋浦爾~~~曼塔爾天文台】,隨後參觀城市宮殿、風之宮殿及崔波萊市集 ,夜宿Double Tree,飯店安排印度古式冥想課程體驗。
第一天【(一)全紀錄&前進印度探索千年古文明】第二天【(二) 瓦拉那西聖母瑪利亞教堂】第三天【(三) 充滿傳奇色彩的聖城瓦拉納西欣賞恆河日出】【(四) 瓦拉那西鹿野苑~~佛陀初次講道的場所】第四天【(五) 白色城市烏代浦皮秋拉湖搭遊艇&城市宮殿及島之宮殿】第五天【(六) Ranakpur「千柱之廟」由大理石柱築成的古老神廟】第六天【(七) 藍色城市久德浦~~曼朵花園&烏瑪巴旺皇宮外拍&沙達市集】【(八) 藍色城市久德浦~~賈斯旺薩達陵墓、梅蘭加爾堡】第七天【(九) 普什卡湖~~印度教之靈湖】第八天【(十) 粉紅城市齋浦爾琥珀堡騎大象~~居高臨下的紅色長城琥珀堡】【(十一) 粉紅城市齋浦爾~~~曼塔爾天文台】【(十二) 粉紅城市齋浦爾~~~城市宮殿、風之宮及崔波萊市集】第九天【(十三) 泰姬瑪哈陵&一滴永恆的淚珠】【(十四) 阿格拉紅堡&遙遙相望度過餘生的愛情故事】第十天【(十五) 新德里印度門過新年&甘地紀念館】【(十六)印度德里古達明納宣禮塔建築群】
城市宮殿建於十八世紀,是齋浦爾州前統治者的皇家住所和行政所在地。建築風格是歐洲和莫臥兒風格的完美結合。由紅色和粉紅色的砂岩建造,擁有廣闊的庭院,周圍環繞著幾座拱形較小的宮殿,城市皇宮內有兩個世界最大的銀壺。這些小宮殿現已改成博物館,不過直到今天,王公家族仍住在城市宮殿的私人部分~~
粉紅之城齋浦爾位於印度西北部拉賈斯坦邦,拉賈斯坦邦分為33個縣,其中包括這次行程所走訪的白色城市烏代浦、藍色城市久德浦及粉紅城市齋浦爾。拉賈斯坦邦有個很特殊的歷史背景,近幾個世紀以來,印度輪流被不同外族統治,其中在16~19世紀長達3個世紀之久的蒙兀兒帝國最具代表性,也對這裡留下了最深刻的人文與藝術。一直到了1857年,英國軍隊來到印度並打敗蒙兀兒帝國,才成為英國殖民地,並以拉賈斯坦邦為主要發展之地。
齋浦爾是拉賈斯坦邦的首府,粉紅之城齋浦爾,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映入眼簾盡是粉色的繽紛城市,1876年時,為了迎接英國威爾斯王子造訪,人們將城內建築物全都漆成了粉紅色,並外加白色邊框,故有「粉紅城市」之稱,行走在其中賞心悅目。其中風之宮殿是由953片窗戶排列構成巨型的牆型建築,相傳是皇室仕女和嬪妃休憩、欣賞街景的所在,聳立於市街上非常壯觀美麗。
城市宮殿是由薩瓦伊·傑伊·辛格二世 (Sawai Jai Singh II)在1726年所建造,但當時只建造了目前能看到的粉紅色外牆部分,直至後來被擴建翻新,建築風格也包含了不同時期的特色,可以說是一棟濃縮了印度歷史的重要建築。
風之宮高五層,外觀以紅色和粉紅色的砂岩建成,風之宮本身就是用來安放後宮的地方。外表就像是精緻的蜂巢,設計精巧、氣派且高貴,上面九百多個小窗戶是為讓後宮中的嬪妃方便從鏤空的窗口俯瞰街上的景色和慶典,由於古時候的宮廷婦女們是被禁止出城的,同時小窗戶設計讓宮殿內部保持良好的通風,並讓皇室婦女能夠從裡面觀看外面的街景同時又可以不讓外人看見。
看看這個印度文明最豐富燦爛的地方,並且一窺以前後宮嬪妃的居住地方!風之宮殿於 1799 年由拉爾·昌德·烏斯塔德設計建造,其獨特的蜂巢狀外觀和953個小窗戶設計,整棟高聳的磚紅色建築矗立在大馬路邊,使其成為拉賈斯坦建築的經典代表。
風之宮殿的正對面即是崔波來市集,街上小販熱情販售著充滿在地特色的首飾、織品、手工藝品,玲瑯滿目令人購物慾上升。
回到飯店安排印度古式冥想課程,體驗動作緩慢優雅身心靈平衡的瑜珈,印度是瑜珈起源地。
下午離開曼塔爾天文台,前往城市宮殿,經過外院這棟建於20世紀初期的宮殿Mubarak Mahal,由白色印度大理石打造而成的,擁有精緻的立面、門拱與陽台。當年作為接待外國賓客之用,現在則是織品博物館,展覽那些王公夫人們華人的衣飾。內部禁止拍照,只能拍建築物外觀。
齋浦爾是拉賈斯坦邦 Rajasthan 的首都,也是最受歡迎的旅遊大城,是印度旅遊金三角之一,為熱門的旅遊勝地。西元 1876 年,當時的齋浦爾的王公為了迎接英國威爾斯王子的來訪,便下令將城內所有的建築都漆成了粉色以示歡迎,這是印度代表熱情好客的傳統顏色。一直到今天,政府都還規定老城區的房子都必須定期塗上粉色。
城市宮殿是齋浦爾州前統治者的皇家住所和行政所在地。建築風格是歐洲和莫臥兒風格的完美結合。
由紅色和粉紅色的砂岩建造,擁有廣闊的庭院,周圍環繞著幾座拱形較小的宮殿,這些小宮殿現已改建為博物館。
皇宮有8個宮門,主殿以大理石建造,宮門兩邊各站立著大理石造的大象。
城市皇宮的正門有精美的雕花門樓,是印度莫臥兒時代的建築藝術。
雕花精緻的門樓及拱門反映出當時的建築藝術已十分講究。
齋浦爾城市皇宮位於印度拉賈斯坦邦首府齋浦爾舊城中心,興建於1729-1732年。
揉合了伊斯蘭及莫臥兒式風格的宮殿也漆上粉紅色,貫徹的粉紅城市。
主殿後方的接見廳是四方通風方正的開放式建築
宮殿的一部分被改建成博物館,粉紅色的大廳掛著水晶吊燈,是國民向君主表達意見或君主宣布大事的地方,也是舉行盛大喜宴的地方。
據說這個大廳裡放著世界最大的銀水壼。
圖片摘自網路,巨無霸銀製水壺重量345公斤,高5英呎,容量900加侖,底部四周裝有輪子便於移動,已榮登金氏世界紀錄。
圖片摘自網路,1902年的王君Haraja Sawai Madho Singh II特別打造了這二個裝滿印度聖河之水的大壼。
據說1902年馬德厚辛格二世大君啟程到英國參加愛德華七世的加冕禮,就帶著這二座水壺同行,裡面裝滿了恆河的聖水,好讓他到英國去時也可以無暢飲恆河水,可惜我們並未發現到銀水壺的地方。
現在,馬哈拉加王族後人齋浦爾土王仍然生活在宮內。
在建立現代印度之前,印度像我們戰國時代一樣,邦國林立,位於 Jaipur 市中心的城市宮殿(City Palace)正是其中一個邦國國王的宮殿。
城市宮殿建於十八世紀,往後陸續修葺擴建,1959 部分開放成為博物館,不過直到今天,王公家族仍住在城市宮殿的私人部分。
月亮宮殿是皇室成員的居所,這個區域不開放參觀。
城市宮殿四周被紅色的高牆包圍。
唯一有看頭的是這個後宮,這是進入後宮的門。
印度宮廷女人不能露臉,嬪妃們只能由上面那些格窗看外面。
來到齋浦爾的城市宮殿參觀,絕對不能錯過到內庭欣賞它美麗的四季之門,最特別的設計,在於四個角落有四道小門。
這四道門以四季為主題設計。
這個後宮四季宮是個四方庭,這裡連著皇室居所。
四個精緻漂亮風格不同的門代表四季,廣場是舉辦舞會的地方。
連接外院與內庭的這道是「秋」,主角是印度國鳥孔雀。
城市宮殿其中尤以孔雀門最美。
與秋之門相對的,是玫瑰色的冬之門。
冬之門的隔壁,則是充滿綠波的春之門。
以荷花為主角的夏之門
從城市宮殿博物館步行前往風之宮殿
風之宮殿並非一座真正的宮殿,而是一道外觀為粉紅色,繪有白色邊框和華麗圖案的五層漸縮式高大厚牆,從街外看是一棟名副其實的「屏風樓」,又好像大型的粉紅色風琴,附近人車眾多,尤其整棟建築龐大,須從對街拍攝。
風之宮殿位於城市宮殿東南方不遠處,而此行我們因為時間不夠,只能在風之宮殿外部参觀,並未入內登高攬勝。
齋浦爾有太多值得參觀的景點,以前的國王在統治時期,將這裡的一切都打造的高大奢華,這裡每一個角落都透露著這裡曾經的奢華。
風之宮是印度齋浦爾的一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之一,興建於1799年,由拉爾·昌德·烏斯塔德設計,5層樓的粉紅色建築一共有953扇半八角形的窗戶,是用紅砂石鏤空而成的外凸拱形窗戶,窗上並鑲有不同顏色的彩色玻璃,在不同角度陽光或月光照耀下極富變化,非常好看。
風之宮使用紅色和粉色砂岩砌築,它是齋浦爾城市宮殿的一部分,延伸到女人所在的後宮。
風之宮殿當時建造之目的,係要讓皇家嬪妃觀看城下花花世界及了解平民生活,又可以不受外界窺視,設計別出心裁,也只有在印度這樣奇特的傳統環境,才有這種瘋狂的建築,且站在建築物內部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微風吹入,因而得名。
每一層樓都有非常多的小窗戶讓嬪妃們去看街景。建築物的牆上還有很多雕花和壁花都很漂亮,還會鑲上彩色的玻璃。
其獨特的五層樓的外觀有953個小窗口,類似於蜂箱。如此設計的初衷是為了讓妃嬪們觀看下面的街道,而不被外面的人看見,因為她們必須嚴格遵守蒙面的規定~~
風之宮殿拍照後,開始逛崔波萊市集,齋浦爾舊城內有好幾個傳統市集,都是當地主要的購物區,位於風之宮殿前面的崔波萊市集,出售物品包括拉賈斯坦地區的黃銅器、皮革製品、布料、織品和民俗手工藝品...等,遊客超多。
齋浦爾著名的血拼天堂崔波萊市集,它就在風之宮殿外圍周邊,販有各式各樣的印度風味商品,非常具有逛點,但因此地的街景環境垃圾多、遊民多、交通亂,不敢隨便亂走,所以我們逛沒多久就返回集合地點。
等待遊覽車~~~回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