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印度文化精華之旅即將尾聲,最後一站來到古達明納宣禮塔建築群,建於1193年的古達明納塔,它是德里的地標性建築,印度最高的宣禮塔。同時,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的石塔之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古塔及其精美的建築風格,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到訪。
第一天【(一)全紀錄&前進印度探索千年古文明】第二天【(二) 瓦拉那西聖母瑪利亞教堂】第三天【(三) 充滿傳奇色彩的聖城瓦拉納西欣賞恆河日出】【(四) 瓦拉那西鹿野苑~~佛陀初次講道的場所】第四天【(五) 白色城市烏代浦皮秋拉湖搭遊艇&城市宮殿及島之宮殿】第五天【(六) Ranakpur「千柱之廟」由大理石柱築成的古老神廟】第六天【(七) 藍色城市久德浦~~曼朵花園&烏瑪巴旺皇宮外拍&沙達市集】【(八) 藍色城市久德浦~~賈斯旺薩達陵墓、梅蘭加爾堡】第七天【(九) 普什卡湖~~印度教之靈湖】第八天【(十) 粉紅城市齋浦爾琥珀堡騎大象~~居高臨下的紅色長城琥珀堡】【(十一) 粉紅城市齋浦爾~~~曼塔爾天文台】【(十二) 粉紅城市齋浦爾~~~城市宮殿、風之宮及崔波萊市集】第九天【(十三) 泰姬瑪哈陵&一滴永恆的淚珠】【(十四) 阿格拉紅堡&遙遙相望度過餘生的愛情故事】第十天【(十五) 新德里印度門過新年&甘地紀念館】【(十六)印度德里古達明納宣禮塔建築群】
古達明納塔最早的興建是由德里蘇丹國庫特布沙希王朝(又稱做奴隸王朝)的第一任國王下令興建,作為伊斯蘭世界統治印度大陸的勝利紀念碑。
這座高塔,一路上經歷伊斯蘭國度建立,英國接手統治,再到印度獨立,古達明納塔見證了歷史的脈動,也在199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遺產,雖然這座塔有將近千年的歷史,但未來應該也會繼續屹立著。
古達明納塔是一個刻有阿拉伯語銘文的古代伊斯蘭建築,它以紅砂岩和大理石為建築材料,高72.5米,直徑從底部的15米逐步縮小至頂層的2.5米,建成於13世紀初,它算是印度伊斯蘭教最早期的建築之一,而且是伊斯蘭建築與南亞建築風格融合的典範,宣禮塔是清真寺的一部分,不過這邊的其他建築破壞都比較嚴重,就連宣禮塔本身也遭遇地震破壞,現在看到是十九世紀修復過後的樣子。
何謂宣禮塔?伊斯蘭教清真寺特色建築-宣禮塔,清真寺是伊斯蘭教裡重要的建築物,是供穆斯林禮拜的場所。不少清真寺會建有塔樓,名叫「宣禮塔」,是清真寺最易分辨到的建築物。宣禮塔原是稱為「穆安津」的伊斯蘭教宣禮師用作召喚信徒禮拜的地方。「宣禮塔」一字源於阿拉伯文一個辭彙,意思是「標燈」,指那些建於海島上、為船隻引導的燈塔。因此,在阿拉伯文中,「宣禮塔」與「燈塔」是共用同一個辭彙。這正表示宣禮塔與燈塔有著相近意義,具有引導、通知和明燈的意思。直至今天,其任務已被安裝在各處的擴音器所取代,宣禮塔實際作用已經不大。不過,由於宣禮塔是清真寺十分顯眼的建築結構,因此它其實還有其他用途和意義。
宣禮塔並沒有統一設計準則。在不同地方,由於當地文化和教派差異,不同地方和不同時期的清真寺,宣禮塔的設計可以截然不同。首先,是否清真寺都必定有宣禮塔呢?然而,早期出現的清真寺並沒有宣禮塔。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死後八十年,宣禮塔才正式出現。 早期的穆安津為了讓城中信徒容易看到他的身影,一般會來到清真寺最高點進行宣禮,好讓信徒能夠輕易得知禮拜時刻來臨。穆斯林受到這些望樓和瞭望塔啟發,為清真寺設計出宣禮塔。
古達明納塔最初建立於西元1192年,為全印度最高的石塔,此塔為十二世紀紀念阿富汗回教國征服印度教王國所建,並經過後世統治者的修復與加蓋,形成了現今的樣貌。整個古達明納高塔共分五層,高達72.5公尺,它的四周點綴著阿拉伯圖文及可蘭經文,結合了波斯及印度式的文化和藝術於其中,可說是最早期阿富汗建築的典範,為德里最具代表性的遺跡。
古達明納塔由紅色砂岩和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73米,底層直徑15米,到頂部逐漸縮小為2.5米,從下往上逐漸變細,塔分五層,每層都有突出的陽台,外表由交替的三角形和圓形折紋組成。每一層的圖案各異,應由不同國王所建,前三層由紅色砂岩製成,第四~五層因年久失修倒塌,英國人修建它時改用大理石和砂石建成,塔內有優美的壁畫和很多的書法作品,身刻著源於古蘭經的經文,幾個世紀以來,古達明納塔塔身有些傾斜,但其他方面被完好的保存下來。
古達明納塔共有379級台階,塔內有石級盤旋而上到最上一層,在1981年以前,遊客可以登上古達明納塔眺望周圍風景。但是在1981年發生的一起事故讓景區方面停止了登塔的開放。因此目前遊客到此遊玩,只能看到塔的外觀,在外面拍照合影,而不能進入內部遊覽。
站在這裡,隨時抬頭一看,可以看到這古塔不時有飛機飛過,甚至還能看到鴿子群飛過古塔。
提到印度,大多數人會想到印度教,但其實在印度的歷史上也受到不少的伊斯蘭教的外力入侵,使得印度成為伊斯蘭教及印度教混雜的社會環境,在伊斯蘭教勢力進入印度時所留下的精美建築,尤其是來到印度必訪的古達明納宣禮塔建築群。
建築群除了古達明納塔以外,整個遺址還包括德里鐵柱及阿萊高塔,還有清真寺,雖然這些建築都已被地震損壞,但由殘留的部分,仍可想像當年的輝煌,遊覽古塔後,還可以看看這些建築群,這裡遊客不多,可以悠閒到處走走看看,享受這座古塔建築群帶來的震撼。
注意看宣禮塔後方這一根德里鐵柱,一根七公尺高的鐵柱有什麼了不起呢?其實德里鐵柱可是大有來頭,年代甚至超越了古達明納塔,他可是一根千年以上歷史的鐵柱呢!
德里鐵柱的雕飾與笈多王朝時的金幣雕飾極為相似,是於古印度多王朝第三位君王旃陀羅·笈多二世在位時(Chandragupta II,375年 - 415年在位)所建成,原先為耆那教神廟建築群中的裝飾柱子之一。那是誰將它搬遷至此則眾說紛紜,也有學者認為是前面提到的奴隸王朝第一任國王庫特布丁·艾伊拜克(古達明納塔最初建造者)將德里鐵柱從耆那教神廟拆除後所放置於此,究竟是否真實仍有待考古資料與研究。
德里鐵柱除了豐富的歷史外,也是科學研究的重點,千年鐵柱至今竟然沒有明顯的氧化,也是不少科學學家想進行成分、環境等研究的主題之一。這也展示了古印度黃金時期的笈多王朝鑄鐵的技術是如此的高端,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阿萊高塔這個碩大的地基建築,目前看到的第一層建築核心就有25公尺,阿萊高塔同樣由阿拉丁卡爾及蘇丹建造,同樣是想作為宣禮塔,怎麼阿萊高塔卻像是未完成之作?
原來是因為阿拉丁卡爾在蓋完了Alai Darwazar清真寺後,原先想要蓋個比前朝(奴隸王朝)更大更宏偉的宣禮塔,來向世人宣示自己統治下的功績,然而高塔第一層的內部核心才剛完工,這個建造計畫就遭到擱置,而阿拉丁卡爾的後人及後來的統治者沒有繼續建造,就成了現在所看到的爛尾樓,曾經想蓋個比前人大的紀念碑,最終卻落得蓋不完,放置的下場也算是反映了阿拉丁卡爾的好大喜功與卡爾吉王朝的後繼無力,是否覺得有點諷刺呢?
清真寺是目前在印度保存下來最古老的清真寺,1193年伊斯蘭勢力征服印度後(又是庫特布丁·艾伊拜克),便在德里蓋了第一座清真寺,主要結構為由迴廊包圍的長方形庭院。不少遺留下來的建築如拱門,有伊斯蘭相關的圖案與文字雕刻,而建築與廊道的風格設計上,混和了印度與伊斯蘭風格,是一個文化揉合也象徵伊斯蘭勢力將在地生根的清真寺。清真寺方形建築、拱門與圓頂是其特色,不像波斯與中東在清真寺使用彩色磁磚,反而使用紅砂岩和白色大理石,也成了之後印度的伊斯蘭教建築一大特色。
耆那教與伊斯蘭教風格的柱廊,樑柱與雕刻有不同文化的融合,包含了印度的耆那教與伊斯蘭教風格,部分建材也由拆毀的印度神廟中取得,因此才有現今看到的獨特風采。
古達明納建築群可以說是德里蘇丹國在印度統治的縮影,深刻讓人感受到文明古國的魅力。
進入每一個印度的古蹟建築之前,都得要通過安檢才能進入,除此之外在印度進出一些飯店、大型購物中心時也會需要過安檢,第一次到印度的我,還真的是有點不習慣。
自行瀏覽更多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