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出來了嗎?這是一對沒有眼睛的黑金貓,看到貓就會讓人聯想到侯硐,沒錯,這裡就是侯硐車站往內店仔的途中,前面紅色房子就是內店仔
這對黑貓就是內店仔黑金客棧的特產,起初我以為是鳳梨酥,結果它竟然是代表黑金的烏梅蘇~~又叫作黑金貓
美麗金黃的射干攝於侯硐礦工宿舍旁
侯硐火車真的是超多的~~~每隔3-5分鐘就有ㄧ輛火車經過
侯硐煤礦博物園區~~~是一處不用購票的園區,位於侯硐車站前柴寮路及侯硐路之間,範圍很廣
昨晚住在黑金客棧,清晨的車站,難得有這麼好的拍攝機會
早上7點鐘,工作人員利用遊客未到之前趕快澆花清掃路面
從車站往右邊走到內店仔,這裡是遊客比較少接觸的一部份,也是礦區最重要的一個緬懷的地方
清晨中走在空曠無人的柴寮路上
雖然清晨人跡稀少,但是ㄧ輛輛火車依然不寂寞
昨晚住在黑金客棧,整晚火車聲不斷,還好舒適的床鋪沒有被火車聲驚擾到,一夜好眠~~感恩!
早晨陽光溫暖舒適,帶來一天好心情
平常熱鬧滾滾的侯硐,就在清晨中劃下清靜的一刻
有瑞三本坑、礦工宿舍、礦工浴室,終點就是柴寮古道的登山口
沿著柴寮路旁的基隆河望著前方的內店仔
清澈的基隆河,翠綠的青山,叫人忘了都市裡的緊張與匆忙,不知不覺讓人放慢步伐優游在這山光水色中
流水淙淙就像一處小瀑布
內店仔尾端有座復興橋,橋對面有廢棄的復興坑,平常遊客很少
從火車站延伸過來的這一窄小區域稱為內店仔
原先兩側有許多店舖,供人車通行的道路狹窄
黑金客棧就靜靜在柴寮路內店仔裡,如今昔日盛況已不復見
內店仔目前顯得有些冷清,還有一些房舍早已人去樓空
與主人蔡小姐閒聊,蔡小姐除了經營客棧,還做專業導覽
蔡小姐是這裡的礦工女兒,站在坑口等老爸出坑,礦工們一身黑摸摸讓孩子認錯阿爸,是猴硐地區大部分囝仔的共同回憶。這裡又稱"黑金藝文空間,展示當年礦工全盛時期的點滴…
這家客棧名字就叫做甘阿爸~~~起初我還以為老闆姓甘,結果不是,以前礦區繁華之時,這裡有著幾千人,常常錯認父親是當時孩子們共同的記憶,當礦工孩子們到了礦坑口,看著前方全身黑黑的,只剩下白色的牙齒及眼睛,幾乎認不出哪一個才是爸爸?然後就會說「你甘是我阿爸」用台語發音~~
客廳簡單溫馨,讓人有家的感覺~~
客廳擺設許多主人的藝文作品
客棧只有二間房,也僅最基本擺設,沒有提供牙膏牙刷及浴巾,這裡強調使用環保,所以要自己準備喔!
隔天附早餐,尤其是那道醬油炒蛋更是有媽媽的味道
猴硐曾經是台灣產煤重地,在那璀璨的採礦時期,孕育出無數地下英雄對台灣的經濟貢獻顯著,如今礦鄉沒落,人們也不再進礦坑工作了。當年那群地下英雄們逐漸凋零,被遺忘…。
而今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成立,加上爆紅的貓,我們從新開始認識猴硐~~~~選擇在此住一宿有很大的收穫,經由蔡小姐詳細的介紹,讓我對侯硐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店裡的鎮寶就是我手上的這一塊黑金,另外還有牆上這幅沒有穿衣服的礦工真實照片,蔡小姐說礦坑裡很熱,所以礦工們在坑道是不穿衣服的
除了經營民宿,還提供黃金鳳梨酥與黑金烏梅蘇販售與宅配
黑金客棧結合侯硐特色製作成貓咪造型~烏梅蘇(黑金貓),研發象徵台灣礦業搭配烏梅餡料就像礦工生活酸中帶甜的好滋味,鳳梨酥(黃金貓)金黃色澤象徵猴硐掏金歲月搭配鮮果鳳梨餡料,挑戰你的味蕾。
礦工茶 來自阿爸的配方,每天必備飲品,在漆黑悶熱的坑道中工作,需要強健身體,一年四季不間斷。
蔡小姐為了提供給顧客精緻的伴手禮可是親自烘培的喔!
礦工的女兒對侯硐有ㄧ份特殊的情感醞釀出黃金貓及黑金貓,黃金貓的內餡是使用鳳梨醬及冬瓜醬,口感綿密不過甜,黑金貓代表的是侯硐發跡的黑金,黑色外皮不是用竹碳粉,而是使用北海道墨魚粉,內餡則是使用烏梅醬及冬瓜醬製成的,可以咬得到細細的果肉~~
經蔡小姐專業詳細介紹博物園區資訊,首先來到礦工紀念館
這座鮮少遊客至此的紀念館前身是烘砂室及礦工浴室
裡面的浴缸整修改裝提供展覽礦工照片,還有幾支電話
左邊照片長條型浴缸是讓礦工先將身上洗第ㄧ道,再來才使用右邊大浴缸
另外還有幹部浴室是獨立ㄧ間
這幾支電話可是有玄機喔!聽聽他們親口告訴你
每ㄧ支電話裡頭娓娓訴說礦工們的心酸生活
進入模擬坑道
坑內禁忌,女性不准入坑、不吹口哨,礦工為什麼後來只有男生才能去的事情,而女性不准入坑,聽完講解後,內心百感交集!早期男女都可以進入礦坑工作,但是也因為礦坑的工作有危險性,若是雙方都進入工作,萬一發生了什麼意外,小孩子沒有大人可以照顧,因此後來就規定只有男生才可以進去工作,因為至少男生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孩還有媽媽可以照顧~~~
塵肺症及黑色的肺是煤礦工人的夢靨
瑞三本坑位於礦工紀念館的旁邊
往前走有ㄧ棟紅色已被燻黑的礦工宿舍,又叫做內寮仔,民國57年於本礦坑口南向鐵路邊興建的工寮,由靠北向兩棟一樓磚造及靠南向的二樓半加強磚造建築組成
現存的二樓半寮仔內部是隔成三層樓功能的礦工宿舍,每一窗戶位置就是一戶礦工全家的生活起居空間,舉凡吃飯、小孩讀書、睡覺等,都是在這小空間內,內寮仔兩端樓上樓下都設有爐灶供礦工炊事
走進中間紅色門就會深深體會礦工一家人的辛苦
這裡展示了彷造舊時的房間環境,上下舖的床,一舖就是一戶,就是一大家子人住的地方一旁還有小小的木桌木椅,想像一下小孩子在這裡吃飯、寫字的情形
眼前就是廚房,這一間寮仔內曾經住了六十戶人家,廚房雖然是兩側都有,但是很顯然的不夠用,因此早期煮飯是要排隊的~~
寮仔一旁還有以前的廁所,有矮小的隔間,中間是挖洞的
看完宿舍驚訝之餘,也讓人不得不敬佩他們在堅困的環璄中能如此堅強的生活
就在這終點廁所右邊就是柴寮古道的登山口
柴寮古道只是侯硐越嶺三貂嶺的第一段古道
中間一段是中坑古道
第三段是三貂嶺瀑布群最後由三貂嶺步道到三貂嶺
下次再安排這條O字型侯硐到三貂嶺完整步道
往回到宿舍旁邊有處觀賞壺穴最佳的觀景台
一旁溪流的石頭有著特別的風貌,這就是有名的壺穴地形
基隆河河床是堅硬的砂岩,河水挾帶石頭,產生漩渦,對砂岩產生磨蝕作用,而形成凹洞,長期作用下,凹洞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像積水的茶壺,故名壺穴
壺穴的種類有單一壺穴、連結壺穴以及複合壺穴三種。
最簡單的就是單一壺穴,河水夾帶的石粒不斷的磨擦、鑽蝕,使得兩個或數個單一壺穴連結在一起,形成連結壺穴,又叫做河流穴,壺穴中還有壺穴的複合壺穴
觀景台除了觀賞壺穴外,另ㄧ側更是鐵道族拍攝火車的最佳地點
這裡是鐵道迷的最愛,不少喜愛拍攝火車的鐵道迷聞風而至
侯硐火車真多,每3-5分鐘就會有ㄧ輛火車經過
前方紅綠燈,是供火車往來的指示燈,有宜蘭線火車還有平溪線火車在此交錯著
平溪線的彩繪火車,ㄧ盞盞天燈帶著遊客的心願
宜蘭線莒光號、自強號頻頻經過
還有太魯閣號
侯硐美麗的一天在此展開~~往回走到內店仔前的復興橋,拜訪復興坑及侯硐路的景點美援厝
復興橋下有釣客在此足足站了一個早上,真是佩服釣客的耐力
~~~~~~~~~~~~~~~~~~~~~~~~~~~~~~~~~~~~~~~~~~~~~~~~~~~~~~~~
連接相關文章 (2013年九份瑞芳深度探索)
【九份老街-輕便路】
【九份-勸濟堂】
【瑞芳小粗坑古道】
【猴侗~~~貓街】
【瑞芳貂山古道】
【九份大粗坑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