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硐煤礦園區是ㄧ處為一處開放式園區,以侯硐車站為中心,前方以四座橋樑橫跨基隆河,臨靠著柴寮路及侯硐路,整區稱為侯硐煤礦園區
猴硐山城美麗又充滿產業故事就在煤礦博物園區
從左邊算起,甕仔潭橋、介壽橋、運煤橋及復興橋沿著車站,右邊經過內店仔、瑞三本坑、礦工宿舍到達柴寮古道的登山口後往回走到復興橋
猴硐煤礦園區在年代更新、煤礦產業沒落後,遺留下許多寶貴、完整的猴硐歷史,知名的運煤橋、選煤廠兩棟建築,都在猴硐煤礦園區,讓我們一同到此深入探訪煤礦遺址的故事,體會當時煤礦社會的輝煌。
遊客對於復興橋比較陌生,因為復興坑沒有整理也比較偏遠,復興橋下有釣客認真的享受他的釣魚樂趣~~~
過了復興橋往右邊走,有復興坑的指標
在地圖上爬上階梯後有條鐵路,現在已經不見了
柏油路旁有民家在拔兔仔草~~~不知是兔仔草或是鹿仔草?
往階梯上去幾百公尺有座土地公廟
土地公廟是礦區的守護神
復興坑荒草蔓蔓,幾乎不會有遊客上來,復興坑也是屬於瑞三礦業公司
想說既然來到侯硐~~~偏僻未整修的也不容放過
探一下裡面到底藏著什麼玄機?還真的是有點恐怖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獅子嘴炎山
解說牌顯得很髒,可見真的是無人整理往回走越過復興橋前的慈惠堂,沿著侯硐路再繼續走就是美援厝,像是三合院格式的房舍,中央有一廣場,這是一座ㄇ字型的房子,目前這裡都還有人住
美援厝的對面同樣有一廢棄建物,窗戶、屋頂早已不見,圍牆上擺放許多看不懂是什麼東西的裝飾品,還有許多日常用品和玩偶來裝飾周圍,帶著一種滄桑的美感,這裡原是瑞三礦業所長的宿舍,不過現在怎麼看也無法想像當時的風光,所長宿舍旁有著質樸石造外牆的建築是當時的醫護所。
在這裡可以看到對面侯硐車站那通往貓村的貓橋
沿著侯硐路往前走,有ㄧ間號稱五星級廁所出現眼前
牆面是由一堆文字所構成,剛開始實在是看不出它的意境
再仔細看原來這是一首詩歌~~~侯硐的一板橋
這首詩道盡侯硐礦區孩子的心酸
ㄧ頭牽在阿母的心肝,那頭阿爸不知走去叨
文字廁所旁有ㄧ台車,上面裝著黑黑的媒,台上有ㄧ貼紙指著礦業樓運煤柴油車
原來旁邊這棟就是瑞三礦業大樓,現在已經不營業了
這麼大棟可見當時的榮景,現在已經不存在~~
裡面擺放一些跟礦業有關的工具,這猴子書房現在不賣書~~看來好像也不賣吃的
再來是猴洞坑,參觀要50元門票喔!參觀的人我想應該不多吧!
對面是猴洞生活廣場
中午才有營業喔!
運煤橋就在侯硐坑對面
運煤橋承載歷史的側影
運煤橋橫跨基隆河,黑金不再,過往繁華如雲煙,獨溪水悠悠!
接著來到運煤橋以北的介壽橋,橫跨基隆河的四座橋,復興橋、運煤橋,再來就是介壽橋
介壽橋橋頭除了立有紀念碑外,還有一座懷德亭,涼亭內設有李建興師長教師之紀念銅像。 李建興師長教師即瑞三礦業創辦人,對猴硐貢獻良多,還曾任瑞芳首任鎮長。
這應該是猴硐小鎮比較適合吃合菜的餐廳了
餐廳前便是侯硐一百階,拾級而上,往猴硐神社
一階一階的數,不多不少整整一百階,坡度平緩
爬上石階往右邊,看到這日式宮燈就知道神社就在眼前
聽到神社之名,就知道猴硐神社是日治時期所建
現在神社只剩下鳥居,已見不到拜殿等此外建物。
因時間關係無法稱心好好走ㄧ趟神社古道
往石階走下回介壽橋
昨天住在黑金客棧,蔡小姐熱心介紹鐘萼木,她說通往神社階梯有ㄧ株鍾萼木,並說這個自冰河時期即不曾變種的樹木,有著活化石之名,鐘萼木屬稀有與珍貴,不但是保育樹木,也只在北台灣的山區才看得到。
根據農委會網站資料,鍾萼木在台灣僅有一千株左右,主要分佈在東北部700公尺以下的山區,以猴硐、三貂嶺、基隆河兩側河谷最多。
摘自網路照片
鐘萼木早已在四月天開花,六月來已經錯過與鍾萼花碰面,從網路尋找關於鍾萼花的資料,鍾萼木以花萼如鐘得名,淡粉的花瓣上,桃紅的線條是特徵
猴硐人寶貝此樹,以"鐘萼花的故鄉"稱之
從翠綠的鍾萼木葉子,很難想像鐘萼花是如此的美
如果有緣,明年四月再專程來此追花,等我!鍾萼花!
這座懷德亭後方,就是通往鐘萼木和神社的石階小徑
二天的猴硐之旅尾聲,又回到猴硐車站礦工麵點仔,點了阿英雞捲,還有豬肺,外加一碗滷肉飯
~~~~~~~~~~~~~~~~~~~~~~~~~~~~~~~~~~~~~~~~~~~~~~~~~~~~~~~~
連接相關文章 (2013年九份瑞芳深度探索)
【九份老街-輕便路】
【九份-勸濟堂】
【瑞芳小粗坑古道】
【猴侗~~~貓街】
【瑞芳貂山古道】
【九份大粗坑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