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府城觀光護照】,再度來台南古蹟ㄧ遊,來到台南,安平古堡是必遊之地,感謝親愛的朋友將我拍得美美的~~~
瞭解台灣歷史,從台南開始;遊歷安平的遺跡,從安平著手
來到安平古堡,不急著上瞭望台~也不急著上文物陳列館
這棟白色建築的熱蘭遮城博物館很容易被遊客疏忽了
在安平有個古井隧道神秘傳說,位於赤崁樓、文昌閣與海神廟之間,有一個半圓型石砌古井,為荷蘭人建城時所鑿,因此稱為紅毛井,幽幽古井深不可測,訴說一段神秘傳奇,據說此井可直通安平古堡,然而台南市政府於民國七十九年,幾經挖掘,除了發現一些古壺;碎瓷以外,並沒有找到任何通道,所以很有可能認為秘道是不存在的。
設計成安平壺的造型很特殊
安平壺,又稱宋硐。開始製作於明朝航海貿易時期,製作之地為福建省閩北紹武窯,常見於台灣、福建與江西。安平壺有過幾種不同的名稱如宋甕、宋陳甕、明瓷、龜甕、火藥罐等,但這些名稱的意涵不明,且並無任何證據,近世以大量出土之地點台灣台南市安平命名
安平壺是平凡而具有獨特風韻的小瓷罐,壺身素雅樸實。胎色灰白,或帶褐點,釉色作灰白、灰青,或青色,以青瓷、青白瓷、冰裂紋為主。口部中等大小,短頸、寬折肩、縮腰,收底至底徑等同於口部。有厚胎於薄胎兩種,也有厚胎直筒的特殊造型、高度為11或18公分。身部由上下兩部分開製作,再行接合,接合處在腹部中段,身部內外有接痕。以瓷土為胚胎,內外施釉,釉色作灰白,器身毫無裝飾。
民間稱安平壺為「國姓瓶」,相傳為鄭成功渡海攜來,攻打荷蘭人時所用的火藥罐,內填火藥作為攻戰之器,然此說並無任何證據,也看不出可能性;也有人推測其為裝置茶葉作運輸用途,然18世紀末台灣並不產茶,安平壺卻在台灣大量出現。安平壺最初作用,推測為某一種物質的容器,然究為何物,至今未有定論。
二十世紀開始,活耀於台灣的文人認同安平壺造型敦厚、內斂且靜穆,以為古樸高雅的象徵,收藏安平壺蔚為風尚,特別流行於台南文化界。民間也有將其作為盛裝食物的容器,或醃漬食物的甕罐,不過也太小了。應該是隨手包~
安平壺也有作為墓誌之用,壺身刻以銘文,此用途主要見於江西,在台灣作為墓誌用途只有三例,另外,台灣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也曾用安平壺來祭祀合立祖。
鄭荷雙方武器皆有所長,荷軍有爆炸威力的榴彈鄭軍只有鐵彈
「熱蘭遮城博物館」的前身為安平稅務司公館,二次大戰後成為安平地區的區公所。為了重現17世紀『熱蘭遮城』的生活與商業活動,於2009年5月正式啟用了「熱蘭遮城博物館」
熱蘭遮城外面的大榕樹
好長的氣根~~阿祖級的大榕樹
安平古堡,古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安平城、臺灣城,位於今台灣台南市。最早建於1624年,是台灣最古老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經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居城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被列為古蹟,為國家ㄧ級古蹟臺灣城殘蹟,及國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
而一般登高望遠的瞭望臺,多被以為是安平古堡,但事實上是建於日治時期,不屬於古蹟。
1975年(民國64年)配合觀光年計劃,台南市政府整修環境,在瞭望塔上加一尖形屋頂,並漆成白色,使成紅頂白牆的建築,是安平的新地標。登上塔頂,除可俯瞰熱蘭遮城的半圓堡遺址,還可遠脁安平街景。
石碑,原濱田彌兵衛事件碑
此石碑原刻上「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13大字,日人在西元1930年10月於安平舉行台灣文化300年紀念會,同時立此石碑,來紀念1628年日僑濱田彌兵衛向荷人抗税的英勇事蹟。藉此闡揚早期台灣是日人來台經營的,而非中國屬地。
及至台灣光復後,台南官派市長卓高煊刻掉其前後碑文,於原碑文改刻「安平古堡」四個大字,「台灣城」「赤崁城」等遂不復稱。
現今安平古堡是日本人建於熱蘭遮城的遺址幾經屢次修建而成
從爬上安平古堡的紅磚梯開始,如果不是走馬看花,要走遍、看遍這偌大的空間,就得花去個把鐘頭~~~
走進這裡…您可以感受到百年前的氣味似乎還飄蕩在空氣中
古堡旁好幾株雞蛋花正盛開著
原來雞蛋花又叫做緬梔
這棵大榕樹年老體衰需要數根鐵柱支撐著
這三條可不是鐵柱喔!而是牢牢的氣根植深地下
這片城牆可是遺留下來的古蹟
瞭望台旁的大炮
從大砲城牆往外看探坑出土遺跡遺物
走上階梯城上的白色建築安平古堡文物陳列館
仔細看裡面展示的鄭荷時期的文物
法蘭德斯風格胡桃木櫥櫃
壓平機
盥洗台
荷方普遍使用長步槍與手槍而鄭方多是統槍火器槍枝較少
在大刀和弓箭方面,鄭軍比荷軍厲害
西元1622年(明天啟二年)荷蘭人派員探測台灣港(即今日的安平),以軍商結合的荷蘭人於1624年進佔此地,並建造熱蘭遮城作為防禦要塞,全部工程完工於1634年,在荷蘭時期,這裡曾是統治台灣的政治以及經濟中心。在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走荷蘭人後居住於此,又稱王城或台灣城~~
所以從1622年到1662年共有十二任長官統治台灣,而揆一正是第十二任也是最後ㄧ任長官
締和條約有十八條,第一條是雙方都要把造成的ㄧ切仇恨遺忘
明鄭時期的安平壺
靜靜佇立在文物陳列館旁的石碑,上書「軍裝局」,此碑記錄著台灣經歷的一段歷史。此石碑係1873年水師協鎮楊鉀南整建軍裝局所立,1930年日人舉辦台灣文化300年,將此石碑移至現址,供作紀念。
文物陳列館外面大砲城牆外
前方翠綠屋簷之廟宇為安平開台天后宮
已經秋天了,鳳凰花還沒完全凋謝
來安平古堡多次,第一次發現古堡後門有個開台史蹟公園
利用ㄧ片片牆雕著安平鄭荷故事
走ㄧ趟慢慢瀏覽故事並欣賞公園美景
後門出口下一個行程~~德記洋行還有安平樹屋及河濱水鳥公園
到台南旅遊搭觀光公車很方便
有88路到觀夕平台及99路到七股鹽山自由搭配
~~~~~~~~~~~~~~~~~~~~~~~~~~~~~~~~~~~~~~~~~~~
【台南安平古堡】
【台南湖濱水鳥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