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參加樂活家族的活動,此次景點是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風景區,雪霸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本島之中北部,於81年7月1日成立,是台灣第5座國家公園,境內高山林立,景觀壯麗,由大安溪河谷海拔760公尺至3886公尺的雪山主峰,高差達3000多公尺,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園區內山谷交錯地形錯綜複雜,景色氣象萬千,氣候溫差度大,高峰溪流景觀更是雄偉壯麗,雪霸國家公園涵括觀霧遊憩區(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雪見遊憩區(苗栗縣泰安鄉)、武陵遊憩區(台中市和平區)
這是我們的快樂家族相約同遊,雪霸國家公園以雪山、大霸尖山為主軸,雪霸國家公園內多達51座的高山型,屬於山岳之國家公園。由於大霸尖山為泰雅族和賽夏族人信仰中的祖先發祥地聖山,因此登頂行為一直是被禁止的
遊覽車行經東豐情人木橋,好熟悉的畫面,曾經來到這裡騎單車
今天的行程就從這裡開始-情人木橋
往雪見途中,必經象鼻部落-象鼻吊橋
何謂象鼻吊橋,走下階梯看看就知道
吊橋連接那端山頭真像一頭巨象,看起來還真像是大象的鼻子連接著吊橋
雪見地區原為北勢群泰雅族的祖居地,歷經多次遷移後,現今分佈在大安溪兩側,分別是天狗、梅園、大安、永安、象鼻、士林、中間及蘇魯等八個部落,分屬梅園、象鼻及士林三個行政村。
泰安鄉沿著北坑山、盡尾山及司馬限山分隔成前山及後山,所以當地人習慣將位在後山的三個村合稱為「南三村」,是雪見遊憩區的入口之一。
象鼻吊橋長約300公尺,是目前大安溪流域唯一的一座吊橋
昔日為象鼻部落往來大安溪兩岸的重要通道
欣賞象鼻吊橋兩旁大安溪風光
另外吊橋連接象鼻部落後方的象鼻古道是早期象鼻、大安、永安部落通往達拉岡至中興部落及大湖地區的重要道路
春天的象鼻部落,家家戶戶各自種植櫻花
雖然沒有武陵的櫻海壯觀,但就這樣踏入處處充滿春天的部落,也蠻興奮的
美藏在每個人的心中
與櫻合影留下美麗的足跡
離開象鼻部落
來到象鼻國小
國小門口的原住民圖騰
往雪見途中,路經丸田砲台,探尋日治時期居高臨下架設的丸田砲台遺跡
見證日治時期鄰近泰雅族原住民被監控施壓的滄桑歷史
迎面而見泰雅族木雕像,整個雪見遊憩區有著濃濃的原鄉味
往雪見有二條路,一條是從大湖酒莊旁道路進入,經過中興檢查哨
另一條經由天狗、梅園、象鼻、士林等幾個人口較集中的原住民部落進入雪見
妳在做什麼呢?
在和山豬玩親親遊戲嗎?
設有氣象觀測站
往炮台遺址前,會先經過二本松解說站,昔日「二本松駐在所」的舊址,重新規劃成「二本松解說站」,這裡有專業的解說志工,解說關於二本松的人文史蹟和原住民部落文化。
二本松原指有兩棵松樹的地方,歷經時空變遷及天候變化,日據時代的那兩棵松樹因染病已凋零,現在看到的這兩棵松樹在2009年種下,是道地的台灣二本松。
日據時代,日本人在此設置二本松駐在所,為監控居住在大安溪畔的北勢群泰雅部落,國民政府時期,改為二本松派出所,921地震,因建物部份毀損,為安全起見警務人員移到山下的梅園派出所這裡就改建成「二本松解說站」。
順著解說站後方的指標,走訪「丸田砲台遺址」
當年日本人就在這片森林的最高處,設置大砲監控山下的泰雅部落,
高聳的柳杉林造就這裡的隱密性
這條步道保留原始林的植物生態,兩旁有很多原生植物
與其說它是一個砲台遺址地,不如說這是一條幽靜的步道。
這片竹林想像當年日本人追殺泰雅族人,族人在這片竹林穿梭飛騰的場景
山頂有個「森林三角點」
這是一顆輕輕鬆鬆的三角點
三角點是山頭的記號
步道上上下下很好走,一下子就到砲台遺址
果然是遺址,只見牌坊不見大砲。
雪霸管理處保留當時日本人在此設立大砲的場景,雖然沒有真的大砲,只象徵性用一棵大樹幹和大石頭充當大砲和砲台
在這樣一處隱蔽的山頂,可以監看到山下部落的一舉一動,想像當時那場戰役打得有多辛苦。
臺灣的山水風光美景處處,抱著悠哉遊哉的心情,遠離都市塵囂
不慌不忙不趕路,盡情地走出去欣賞大自然,呼吸一些新鮮空氣
抬頭看看筆直的柳杉林高聳入雲
柳杉原產於日本,在日治時期大量種植
離開砲台遺址,來到今天的目標-雪見
解說員說,每年雪山下雪時,從這裡看過去山頭一片雪白,非常漂亮。
結合部落人文及司馬限林道的景色,雪見很值得來走一遭
走在司馬限林道,許多路段是石子路,當時解說員說盡可能要保持原始 讓野生動物的生態不受到影響
除了石子路之外,解說員還說希望遊客盡量不要在這裡播放大聲的音樂,以免嚇跑這些野生動物
園區有多條步道,條條相連
雪見多美的名字,就是看得到雪的地方,但是今天來天氣陰陰的,看不到雪,卻看到美麗的雲霧繚繞
雪見遊憩區海拔高度約在600到2600公尺之間,雨量豐沛、雲霧飄渺。1927年,日本登山家沼井鐵太郎登上大霸尖山,遙望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稜線,感動之餘,在考察紀行中寫道:「這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完成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雪見由於地處偏遠,過去只有當地原住民及山林經營管理人員進出為主,因此保存了相當完整的自然環境風貌與生態特性。
更因為交通不便,才得以保存純樸自然的鄉村風情,及許多泰雅族的文化特色。
從司馬限林道23.7公里處起走,27.5公里處可往東洗山,29.9公里處可往北坑山
我們選擇輕鬆走,到了26.5公里處劃為今天的終點站
園區範圍以雪山山脈的河谷稜線為界,東起羅葉尾山、西迄東洗水山、南至宇羅尾山、北抵境界山,總面積約為76850公頃
在此應該可以遠眺整個聖稜線,但是我沒看到
聖稜線包括雪山主峰、雪山北峰、穆特勒布山、巴紗拉雲山、小霸尖山大霸尖山等十餘座山所構成的山稜,是雪霸國家公園內最美的景緻之一,更因為2006年播出的金鐘獎連續劇《聖稜的星光》而知名度大增。
雪見遊客中心為雪霸國家公園在雪見地區興建的解說據點,設有展示區及視聽室,同時配有解說員為您解說服務,介紹豐富的自然資源、遊憩資訊與人文歷史
沒有陽光照進雪見的山中,氣溫依舊15度左右,走了一趟回來,感覺不冷了
雪見的生態資源非常豐富,這裡就是野生動物的家
為蝙蝠蓋起的家-小木屋豪宅
樂活家族在雪見遊客中心前來張大合照,即將揮別雪見
我想很多人都不曾聽過這個美麗的名字,希望我的這篇雪見可以讓更多朋友發現美麗的泰安
進入雪見之起點有二,一為由台三線到大湖,在大湖酒莊附近轉入苗61線道路,經過中興檢查哨,再往前走到二本松解說站,順著司馬限林道走,即可達雪見(全程約33公里車行1.5小時)
另一路線是由台中東勢走中47或中47-1縣道,或從卓蘭走苗58縣道經士林大壩,象鼻、梅園、天狗等部落後,接苗61線到達二本松,再往雪見遊憩區
回程參觀台灣造價最貴的士林水壩
士林水壩建於民國八十一年,周圍翠綠山嵐圍繞,與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相映之下顯得更加迷人。士林水壩主要供應大台中與濱海地區的用水,以及三義苑裡的農業用水,也兼具水力發電的功能。
士林水壩跨越大安溪,攔河後鑿穿馬那邦山,興建長達5.5公里的頭前隧道,將水引入鯉魚潭水庫,形成246公尺的高低落差,既發電又供水。
士林水壩是台灣第一座擁有魚梯的水壩,相當有助於自然生態的保育
至今已有7種魚類利用魚梯迴流,回到成長的上游繼續繁衍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