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會活動早早就安排要朝聖這座全台灣最新的空中吊橋-屏東三地門吊橋,正好碰上霸王寒流來襲,又冷又濕,但還是澆不熄大家的熱情,風雨無阻,沒有退出,雨中遊也另有一番味道
舊橋在八八風災中毀損,地方人士爭取,新建山川琉璃吊橋,距離河床平均高度45公尺,全長262公尺,是目前台灣最長的吊床式吊橋。
距離河床平均15層樓高的「琉璃吊橋」,橫越隘寮溪,位於舊吊橋下游30公尺,舊橋在琉璃橋的下方。
琉璃吊橋使用特殊工法,即使受風,橋身也不會搖晃
遊覽車停放於內埔農工,再搭乘“接駁車”至吊橋處
接駁車單人單趟10元
為了維護旅客的安全和讓吊橋的使用壽命能夠更長久,所以每次通行以100人為限,搭接駁車到原住民文化園區排隊取票
我們拿到11點55分的票
還有1個多小時的時間,只能在文化園區附近逛逛
山川琉璃吊橋兩端入口,分別位於瑪家鄉原住民文化園區員工宿舍旁,以及三地門鄉富谷灣餐廳旁
『原住民文化園區』是瑪家鄉著名的觀光勝地
假日觀光客非常多,因為好山好水,空氣也很棒
從小在歷史課本上看著書本上介紹著每個原住民部落的特色
但沒有親自走一遭還真的不知道原來原住民的藝術和文化是多麼的動人
原住民文化園區一角,像綠色隧道,來張合照
百步蛇的意象
假日遊覽車真多
本想今天是寒流急凍又是雨天,遊客應該會比較少
結果一到這裡,還是很多遊覽車,這團體既定行程大都不會因此取消
等待時間,就是要盡量拍照
山川琉璃吊橋會帶動當地的觀光,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文化的美
原住民文化園區入口處旁可以眺望吊橋連結了兩個山頭,頓時覺得壯觀!
連結了瑪家鄉與三地門鄉,走在橋中可以看到兩山頭間的山川水秀
可惜今天下雨,遠方山頭迷迷濛濛
民國98年的莫拉克風災不僅重創了南台灣,更帶來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災情
紅十字會為了保留這條深具商旅聯絡和觀光要道的吊橋,特別花了五千三百萬元建造了這座山川琉璃吊橋
吊橋的進出方式則是採用單向單進的方式
單數月從三地門進、瑪家端出,雙數月則是瑪家端進、山地門出
我們是11點55分第一批
等了一個多小時,11點25分之後,換我們55分的第一批
終於進來了
琉璃吊橋北岸橋台在三地門古道沿線腹地,海拔約206公尺。
在橋上不能停留太久,盡量拍合照
走在吊橋上可以遠眺隘寮溪的河床,有種一望無際的感覺
吊橋的進出方式則是採用單向單進的方式
單數月從三地門進、瑪家端出,雙數月則是瑪家端進、山地門出
從橋上往下看,可看到紅色的舊橋
橋上特別置入了代表排灣族、魯凱族的琉璃珠
共有24面述說著部落故事,趕快來感受山川間的壯麗吧
琉璃珠的意象裝置設計,由在地藝術大師撒古流.巴瓦瓦隆扛下重責,重新賦予琉璃珠更深層且細膩的文化詮釋,鑲嵌於橋兩側琉璃裝置藝術
24面故事牌述說著部落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每一種琉璃珠的彩繪都是有特別含意的
在橋上時間不是很長,無法好好的觀賞每一種琉璃珠
在吊橋上不能停留太久,很快來到出口
美麗橋梁不只出現在屏東,南投也擁有為數不少的吊橋
例如【竹山天梯】、【猴探井微笑天梯-天空之橋】及【龍鳳瀑布天空步道】
這些吊橋還擁有著不一樣的文化特色,但相同的是,一眼望去,依山傍水美景皆能收進眼裡
如果天氣好,這裡是很美的,但是下雨天還是有不一樣的意境
代表魯凱族和排灣族的琉璃珠曾經在海角七號電影中大放異彩
太陽睜開之眼
太陽的眼淚
陽光下大地之河
琉璃吊橋兩端有不同的入口意象,設有象徵族群融合的「芋頭」、「番薯」入口意象
瑪家端的是象徵「芋仔」的裝置藝術品,而另一端的山地門則是會有象徵「蕃薯」的作品
12月26日正式啟用,要把握3個月試營運階段的免費參觀。
~~~~~~~~~~~~~~~~~~~~~~~~~~~~~~~~~~~~~~~~~~~~~~~~~~~~~~~~~~~~~~~
連接相關文章【竹山天梯】
【龍鳳瀑布天空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