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光復糖廠來到附近的馬太鞍濕地,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泛指整個光復鄉大全村,開車或騎機車可以走9號省道,抵達花蓮光復糖廠之後,在小7和台糖加油站之間,就可以看到指標,依指標轉入就可以抵達,汽車可以停在欣綠農園入口處的停車場!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馬錫山腳下,面積大約12公頃,是一處天然沼澤濕地,此處也是阿美族馬太鞍部落世代漁耕之地,現今此地仍是低度開發的荒綠田疇,一直保留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文化。
「馬太鞍」是阿美族部落稱呼樹豆的名稱,因為早期此地遍植樹豆,故以此命名。
馬太鞍濕地的水源由馬太鞍溪上游集水區滲透而來,水源充沛,是馬太鞍溪沖積扇的一部份,土質大部份皆是砂質壤土,較為黏稠,適合水生植物生長。
園區中擁有近百種的水生植物及動物,豐富的生態環境也吸引各種鳥類前來,包括小白鷺,紅冠水雞、紅尾伯勞等,是台灣東部的賞鳥重鎮。
園區設有「馬太鞍濕地生態館」,及原住民風味特餐的餐廳,提供石頭火鍋等傳統餐飲
館內陳設模型具體展示各生態棲地,方便遊客了解濕地風貌,以及「馬太鞍文史工作室」推動傳統手工藝的復興,飽覽阿美族傳統風貌。
順著木棧道看一下濕地的風貌,除了水生植物,這裡也是很多昆蟲的棲息地,有昆蟲有流水青蛙也來了,鳥類也會聚集
馬太鞍濕地擁有近5公頃的蓮花種植區,是二十年前花蓮縣農會在此種植及推廣的花蓮縣縣花
盛夏時荷葉連連、嬌豔蓮花綻放,可惜現在是冬天,只發現幾朵蓮花身影。
馬太鞍文史工作室於1996年由蔡義豐(拉藍)所籌組,以推動馬太鞍木雕藝術為開始,在1998年文史館開始積極推動生態旅遊,結合當地的蓮花種植,濕地生態與傳統捕魚文化,轉化成生態文化休閒農業
豐富溼地生態,巴拉告生態捕魚
馬太鞍部落的阿美族人為了適應沼澤環境, 於是發展出特殊的捕魚方式,巴拉告 ( Palagaw) 是一種利用大自然的素材, 替魚蝦營造一個具有三層結構的人工魚礁
芙登溪裡設有巴拉告捕魚蝦陷阱網,仔細一看每個陷阱都有留出入口,讓魚蝦可以游進來也能跑出去
最下層水底下以筆筒樹做成的中空竹筒,這是給讓像鰻魚、土虱等魚種棲息的地方
中層是用九芎的樹枝綑綁而成,樹枝的隙縫正好給小魚、小蝦安全的生活空間
上層覆蓋有細枝的竹子,是避免水位上漲時被沖走,最上層是較大的魚種
阿美族人用屬於他們的方式保護生態平衡,也善用他們的環境來捕魚,阿美族人用最原始的方式,讓人、生物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讓生態循環源源不絕
依傍著中央山脈, 芙蓉溪蜿蜒穿梭在整個濕地, 佔地面積近百公頃是全台灣阿美族最大的社區部落
想一窺豐富的溼地環境,那就來『馬太鞍欣綠農園』吧!除了認識生態外,還能體驗阿美族文化,以及世界獨一無二的傳統捕魚方式–巴拉告。
將園區打造成一個幽靜的生命園,在這裡看到阿美族人樂天知足的保護這塊土地
每一種生存在濕地裡的植物,都可能是另一種生物的依存
漫走在濕地園區,放眼望去淨是一些水生植物
馬太鞍就像一個活的生態教室,課本裡讀到的生物食物鏈
馬太鞍就藏身在群山環繞之下,在這塊土地上擁有天然的豐富資源
不只阿美族人,我們每一個人面對這塊土地都應該珍惜與保護
馬太鞍是一個很具知性與教育性和環保的地方,來此可以讓我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原住民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讓美景不再只是鏡頭下的捕捉更是知識性的提升,下次來到花蓮光復鄉別忘了拜訪馬太鞍
~~~~~~~~~~~~~~~~~~~~~~~~~~~~~~~~~~~~~~~~~~~~~~~~~~~~~~~~~~~~~~~~~
連接相關文章【花蓮松園別館及臥松園區】
【花蓮牛山呼庭】【花蓮親不知子海上古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