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禪院是澳門著名禪院之一,與媽閣廟、蓮峰廟並稱爲澳門三大禪院。禪院創建於明朝末葉天啟年間,至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年歷史,期間曾重修十多次,至今仍保其莊嚴外貌。該禪院是澳門三大古刹中規模最大、歷史最久、最具特色的廟宇,也是中國南方少數至今保存得極好的禪宗寺院之一,澳門八景之一的“普濟尋幽”指的就是這裡。
澳門八景是1992年由澳門八個社團聯合發起評選,從澳門43個景點中選出來的8大景點,分別為: (1)鏡海長虹(2)大三巴牌坊、大砲台(3)龍環葡韻(4)燈塔松濤(5)盧園探勝(6)普濟尋幽(7)媽閣紫煙(8)黑沙踏浪。
位於澳門美副將大馬路,緊鄰盧園,是澳門着名旅遊景點之一,而且來往交通極之方便。俗稱“觀音堂”,因院内供奉觀音菩薩而得名。澳門地圖都寫著觀音堂,路標也以觀音堂稱呼。
普濟禪院爲三進式建築,首座爲大雄寶殿,二進爲長壽佛殿,三進爲觀音殿。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側有天後殿、地藏殿、關帝殿、藏經樓等建築,東側還有一後花園,廣植花草,茂林修竹,清蔭幽寂。
整個廟宇巍峨壯觀,古樸典雅,構築精美,庭院廣闊,香火旺盛,是港澳罕見的佛寺建築群,寺院氣氛相當濃鬱。
主殿供奉觀音,觀音大士雕像的蓮台由樟木雕塑。十八羅漢分列主殿兩旁,雕工精細,造型神龍活現。
觀音殿試禪院的正殿,每逢觀音誕期,殿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場面熱鬧。
院後還有廣闊幽深的後花園,是一座頗具規模,港澳罕有的佛寺建築群。除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的建築和雕塑之外,禪院還藏有不少珍貴經卷,以及名家留下的字畫,均爲澳門重要的文物。
普濟禪院收藏的文物十分豐富。禪院收藏了曆代眾高僧和書畫名家的作品
離開普濟禪院,沿著荷蘭園大馬路來到盧園,盧廉若公園位於澳門半島的中部,東望洋山的北麓,羅利老馬路與荷蘭園馬路的交界處,總面積1.78公頃。盧廉若公園簡稱盧園,別稱盧九公園。
園內景色如詩如畫,儼然一幽雅、秀麗、恬靜的江南風光,頗具蘇州獅子林的格局,給人一種小中見大的感覺,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公園,融匯蘇州園林與南方園林於一體的特色。
盧園具蘇州獅子林風格的園林,但園內主體建築物卻還是摻了點葡國的建築風格,花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
盧園原是澳門富商盧廉若的私人花園,始建於1904年,盧廉若去世後,家道中落,物業部分地段被出售。1973年,澳門政府將現時的盧園購入後重建為公園,1974年9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命名為“盧廉若公園”。
從正門進入公園,有一座書有“屏山鏡樓”四個大字的古色古香的圓形拱門
走進拱門,園區滿是鮮花,內有一座觀世音石像
走進公園,甫跨過拱門,便可以見到翠竹片片
塘中養有鯉魚和龜,生氣勃勃
翠竹的林蔭小道,參天的榕樹、成片的竹林
園內亭台樓閣,池塘綠樹倒影,曲徑迴廊,錯落有致
有一座中式涼亭,亭邊建有石山和瀑布。
涼亭旁穿過迂回小徑和山洞,可登上石山的眺望臺,盡覽花園景觀。
有如江南景色令人陶醉,盡顯中國園林建築之美韻
這裡也是拍婚紗的首選
園內是整個古色古香的氛圍,看到後面又是高樓大廈,感覺挺妙的~
【漁人碼頭】【普濟禪院-廬園】【塔石藝文館-西洋墳場】
【岡頂前地週邊】【媽閣斜巷】【旅遊塔】【東望洋砲台】【金蓮花廣場-大賽車博物館】【澳門交通飲食篇】
此園曾被稱為是澳門三大名園之一,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也因為它是澳門八景之一,所以是我來這裡探勝的主要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