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30701_130207.jpg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2年6月29日至7月30於第一、二展覽室舉辦「三代織女-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賽德克族傳統織布保存者張鳳英(Seta Bakan)作品展」。張鳳英(Seta Bakan) 是賽德克族人,是該族首位人間國寶。於2021年獲文化部登錄重要傳統工藝「賽德克族Gaya tminun傳統織布」保存者。展覽共計展出74件織布相關用具材料及作品。

20230701_130905.jpg

展覽名稱為「三代織女」,第一代外婆張玉英 (Seta lban)是中原部落耆老,更是族人爭相請益的織布高手;第二代媽媽張貴珠(Bakan Nawi)早期投入市場,晚年決定扎根傳統推廣織布技藝;第三代張鳳英(Seta Bakan)的名字即是來自外婆及媽媽的組合,傳承的不僅是名字,還有織布的技藝及回憶。

20230701_130913.jpg

張鳳英將工作室名稱取為「英英工作坊」代表從玉英到鳳英的一脈相承,也代表著她對外婆的追思和感懷。

20230701_144819.jpg

張鳳英從栽種苧麻、剝麻取纖、洗麻曬麻、捻線紡紗、煮麻漂白、礦植物染色、捲線成球,之後整經織布,從植物轉變成線材的每一道繁複工序,皆從零開始。

20230701_144823.jpg

賽德克族傳統織品最常見的顏色為白色、黑色和紅色。顏色的染劑來自最天然的山黃麻灰、九芎葉、薯榔塊根。

20230701_155136.jpg

傳統賽德克織布技法可區分為平織、浮織、斜紋織、菱形織、緯挑、經挑,其中 puniri(經挑)技法是傳統織藝技法中最上乘的織布技術,步驟繁複多變,需要牢記圖案結構,專注使用挑花工具才能正確呈現織紋。

 

20230701_155105.jpg

張貴珠、張鳳英母女為族群內碩果僅存之技藝保存者。

20230701_155631.jpg

每段布疋上的圖文呈現出不同的象徵意涵,菱形代表祖靈的眼睛,時刻庇佑族人;線條代表通往祖靈福地的彩虹橋;線條交叉表示族人間應團結;斜紋如山形及波浪代表族人世代生存的山與水等大自然環境。

20230701_155117.jpg

張鳳英表示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就是很好的生活美學的展現,我們將美的概念融入在織品 、服飾、生活物品、家庭擺飾等,展現了美學,傳達了概念,也傳承了價值。

 

 

20230701_155154.jpg

張鳳英透過本次展覽呈現賽德克族女性從小到大與織布的關係,織布的形式呈現出不同功能,與賽德克族的祖靈信仰實踐Gaya及生活樣態息息相關。她在都會區、各大學相關系所、國中小學種子教師、原鄉部落裡傳習,她指出認真的學員是永續傳承的希望。她認為織布是開心的過程,幸福又溫暖,是思念外婆最好的方式。透過傳承先人的智慧,以織布的方式呈現賽德克族文化的結晶。

20230701_155207.jpg

20230701_155220.jpg

20230701_155227.jpg

20230701_155237.jpg

20230701_155253.jpg

20230701_155302.jpg

20230701_155307.jpg

20230701_155316.jpg

20230701_155324.jpg

20230701_155411.jpg

20230701_155416.jpg

 

20230701_164007.jpg

20230701_16514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茵茵we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