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尾距離熱鬧的廈大商圈不遠,過去曾經是漁船停泊的地方,因為剛好位在一大段沙灘的最末端,各處的沙子都會流到這裡,所以被稱作「沙坡尾」,不過自從演武大橋完工後,大型船隻無法再進出,加上城市計畫改建,老房拆遷,曾經繁華的漁港也逐漸走向沒落。
原本該是一個安靜的地方,這幾年隨著文創風潮的興起,沙坡尾純樸低調的氣氛,反而成為許多藝文人士喜歡的特色,開始慢慢聚集了許多賣手工藝品、明信片、獨立潮牌、咖啡館、小吃美食的店家
走進這裡,還能看見漁民生活的縮影,濃厚的市井味中,帶著一股文青們會喜歡的藝術感。
不過隨著城市飛速發展,周邊高樓林立,和這昏暗的小巷、低矮的騎樓形成很強烈的對比。
沙坡尾是廈門最早的天然港灣,當廈門由小島越變越大,離廈門大學僅有1公里的沙坡尾藝術西區已成為廈門年輕文化新地標
幾年前這裡是避風塢邊一個廢棄有年的水產冷凍廠,如今這裡被叫做藝術西區,抖落往日蕭索的塵垢,一躍成為廈門流行新前線。
廈門,是一座很多人都嚮往的城市,在廈門,隨便走走,你會發現到處都是風景
在台灣我是599搭火車漫遊台灣的背包客,來到廈門怎能錯過廈門火車站及鐵路文化公園
今天我的腳步再次沿著【鐵路文化公園】廢棄鐵道,從廈門火車站一直走到演武大橋約2小時,再繞個路來到沙波尾藝術西區
在沙波尾藝術西區頂樓可以看到廈門雙子塔,彷彿就在隔壁
除了【鼓浪嶼日光岩】和【文藝漁村曾厝胺】,沙坡尾和大學路這一帶,也是一個充滿老廈門生活氣息的地方。
演武大橋禁止行人通行,從民族路往沙波尾方向
以前人來人往的民族路,現在因疫情遊客少了
經過廈港酒進入大學路
途中經過沙波尾創意巷
沙波尾讓青年進駐島內舊街區,成為青年人的創意實驗和藝術表達集合地
拐個彎來到廈門漁港監督局
右轉進入沙波尾
從大學路進入沙坡尾,不遠處就是「藝術領域」展廳,這是這一帶具有樣本意義的藝術空間,原本是一個舊機械倉庫,2009年前後成為了畫家余鍵的工作室,而今則由她的弟子柯藝能打理,目前因疫情沒有開放
來到疫情中的沙波尾藝術西區,顯得冷清
沙坡尾是廈門港的源起之地,從清代起就作為避風港
沙坡尾還保留著閩南漁港的原生態樣貌,每天潮起潮落、漁船往來,白天具有市井氣息,夜晚又特別安靜,加上距離廈大很近,廢舊廠房提供了低廉的租金、高大空間以及便利的生活條件,吸引了一批藝術家在沙坡尾生活創作。
沙坡尾漸漸的成為廈門文化的新地標
伴隨城市的不斷發展,這個古老港口曾經一度被人遺忘,直到年輕文化與潮流被帶到這條街區,沙坡尾搖身一變,成了年輕人蜂擁而至的新據點
只要是創造出來的、有著美感與品質的一切,都是藝術
沙坡尾作為廈門歷史最悠久的避風塢,保留了許多閩南傳統文化,街區的發展應該可以好好地傳承這些文化
我們就走進去看看
廈門是一座可以讓你慢下來的文藝之城
在這裡,可以讓你嘗盡文藝小資的調調,連發呆都會覺得是那麼理所當然
這裡,不只有廈大、鼓浪嶼,隨便走走,都是風景,讓你可以用時間、腳步一寸寸丈量和感受廈門
在廈門繁華的鬧市間,有著這麼一處避風塢,周邊高樓聳起,它卻默默保留著廈門最初的模樣,安靜做著「給我一方天地,我便與世無爭」的沙坡尾
一群創意新潮的文藝青年聚集到這裡,把舊廠房改造成了如今的藝術西區,給古老的沙坡尾添上了一份青春活力
藝術,可以跳脫框架,也可以很生活化,不論是吃美食或是玩遊戲,到處都充滿許多藝術元素在其中
走在藝術西區的廣場裡,看到許多自立自主的年輕創業家們,各自經營著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街頭隨處可見創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而且還要有美感,彷彿讓老街道再次活起來了
廣場逛完,這裡有手扶梯及電梯可以到樓上,二樓有餐廳及三樓有咖啡廳
樓下廣場沒有洗手間,二樓才有洗手間
二樓有餐廳
連接相關文章
健康空中步道
【廈門狐尾山步道】
美食
【文藝漁村曾厝胺】
【中山路步行街】
【台灣小吃街】
文化
【廈門文化藝術中心】
【廈門圖書館】
藝術
【沙波尾藝術西區】
【同安影視城】
【烏石浦油畫村】
古蹟
【鼓浪嶼日光岩】
【胡里山砲台】
寺廟
【南普陀寺】
【海滄青礁慈濟宮】
公園
【廈門園林植物園】
【廈門園林博覽苑】
【鐵路文化公園】
【中山公園】
【金榜公園】
【海滄灣公園】
環島路
【胡里山砲台】
【椰風寨】
湖
【五緣灣】
其他景點
【英雄三島戰地園】
【漳州古城】
【漳州埭美古村】
【鐘鼓索道】
【東山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