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孔廟是一座1976年完工的仿宋代宮殿式廟宇,與忠烈祠毗鄰而建,位於雙十路與力行路的交岔口處。孔廟採仿宋朝四方形宮殿式,正門是櫺星門,門前聳立著兩座白色牌樓,氣勢莊嚴,門後有半月形泮池,池上有座碧水橋;沿池泮的林蔭通道,通往核心大成殿,歇山重簷屋頂莊重威嚴,斗栱樑柱飾以彩畫,頗為典雅。
整體建築群包括下列建築元素:力行路上的道貫古今牌坊與德侔天地牌坊、照壁、櫺星門、泮池、觀德門、毓粹門、燎亭、瘞所、大成門、大成殿、東廡、西廡、崇聖祠等。
建築是依曲阜孔廟格局興建,正大門櫺星門二側建有金聲、玉振門,不同於其他縣市孔廟則多設在大成殿內,相當特殊,雙十路旁設有觀德門作側門
來到臺中孔廟,可了解孔廟緣起、孔廟建築群、祭孔大典儀節、大成樂章、孔廟文物、孔廟聖賢事略、禮運篇大同章、八佾舞動畫等介紹。孔廟也是舉辦大型藝文活動、拍攝影片或講習會的最佳場所。
以台中車站為中心,不開車也能來個台中一日遊,今天心血來潮搭火車不用人陪,自己一人也能獨行,雖然天氣很熱,但是心情卻是很輕鬆,其實台中車站附近就有很多景點,等著你來發掘,上次開車到過離車站最近的【台中宮原眼科】、【台中文創園區】以及【台中文學館】
這次安排放送局、孔廟、台中州廳、演武場、20號倉庫這五個景點,繞台中車站小小一圈,總共八公里,花五小時完成回到台中車站
剛完成【台中放送局】,沿著電台街來到雙十路與力行路口的台中市孔廟,這時才早上8點半,孔廟還沒開放
雙十路二段
力行路口孔廟第一道牌坊-道貫古今牌坊,牌坊為五開間單檐式結構。外表是仿花崗石斬石子浮彫,屋頂覆蓋 青色琉璃瓦,雄偉壯麗。
第二道牌坊-德侔天地牌坊,兩座柱頭凸出的牌樓,一座橫額寫「德侔天地」,一座寫「道貫古今」,表彰孔子的德行。
二道白色牌樓中間右側是一面照壁
照壁與櫺星門相對
照壁上孔子遊學圖
台中孔廟的櫺星門兩旁各建【金聲】、【玉振】門各一座,以彰顯孔子的偉大事蹟,語出 《孟子.萬章下》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稱讚孔子 才德兼備,學識淵博 ,正如奏樂,以鐘發聲,以磬收樂,集眾音之大成)
櫺星門是孔廟第一道大門,其間築以短牆與櫺星門聯為一體,以華表為柱,柵籬為門,中間柱頭獅子一對,來守護神聖廟堂。
孔廟開放時間是上午9點至下午5點
還沒到9點,先往側門走走
孔廟設有U-bike據點站
平時櫺星門關閉,只有釋奠典禮始開,禮畢仍閉,一般的參觀路線由觀德門進出。
9點一到,玉振門準時開放
泮池建於櫺星門內,寬30公尺,縱深14.35公尺。
成半圓型(故俗稱半月池),水深0.55公尺,內飼錦鋰魚。碧水橋建於泮池中央,為拱型,寬四公尺,橋欄為仿宋式勾欄抱鼓,曲線玲瓏。
古時狀元及第的人,到文廟祭拜孔子,經過泮池,從池中撈起水草插在帽上,稱為遊泮或入泮。
台中市原無孔廟,經議會倡議,市政府規劃,地方耆老之贊助,當時的國大代表顏欽賢捐獻大智路一千五百坪土地變售為基金,又承省政府指導與協助,建廟構想,始具規模。
於民國六十一年九月組成興建委員會,六十二年八月估價和繪圖,至六十三年六月奠基鳩工興建,終於六十五年竣工。
甬道由泮水直達大成門前庭,全長58公尺,舖預鑄凹紋混凝土版。
路側置石燈,兩旁院地古榕聳峙,間以時花細草,遊憩其間幽靜宜人。
大成門建於前院與內庭之間,五開間形式,正面30公尺,深11公尺,高12公尺,為單檐歇山頂,斗拱樑枋飾宋式彩畫,柱面仿花崗石斬石子。
樑坊正中有謝前副總統東閔先生頒題之「大成門」扁額。
中門淨3公尺飾84顆銅釘,其他四座側門寬2.4公尺各飾70顆銅釘,均髹朱漆。平常只開兩旁之邊門,祭典啟扉儀式時才全部開啟。地面舖觀音山石,正面接甬道,東西通觀德門及毓粹門。
觀德門是進入孔廟必經的建築,源因於古制只有黃帝與狀元及第者才能由正門(即櫺星門或稱狀元門)進入,一般人入廟須從黌門(西邊門)或泮宮(東邊門),再過禮門或義路(即觀德門與毓粹門),參觀台中市孔廟就是如此進入。
毓粹門--引用曲阜孔廟建築名詞與元素,例如觀德門、毓粹門
孔廟採用宋代宮廷式建築,取其渾厚、雍穆、樸實而壯觀。
平面配置係參照曲阜孔廟佈置規模縮小而成。因是古典建築,且是臺灣少有的宋式型式,結構複雜多變,裝飾繁疊細緻,在施工上如混凝土之澆灌,由模板組立至鋼筋排紮,每一細部皆精確校正,外表粉飾裝修,尤須棈工細琢。
孔廟各殿宇彩繪亦全部採用宋式,以捲草花卉為主,用顏色的深淺來描繪造型,施工相當細膩且繁複,可說是全臺少有的建築典範。
位於大成門內的晉鼓(又稱大成鼓)及鏞鐘,為釋奠典禮時使用之樂器。
鏞鐘
祈福卡
臺中孔廟的大成殿位於內庭,寬27公尺,深19公尺,高17.53公尺,建築面積513平方公尺,為北式仿宋重檐廡殿建築,屋檐、斗拱、樑枋、天花板均飾宋式彩畫,柱面仿花崗石斬石子。
上覆黃色琉璃瓦,正吻因採用宋式規定在垂脊上無走獸,所以並無一般閩南式孔廟的通天筒及鴟梟等裝飾。殿前御路雕龍壁石階。
正面七開間,明間寬6公尺,次間與稍間均為4公尺,廊柱深2.5公尺,均髹朱漆,殿內為大跨距無柱的形式。
東廡、西廡分別建於大成殿兩側,各長68.5公尺,深8公尺,高7.14公尺及6.9公尺,兩端分別與大成門及崇聖祠兩側廊相接,圍成合院,為捲棚式屋頂,但較各殿宇為低。
正面檐柱及牆面仿花崗石斬石子,廊檐飾宋式彩畫,地面舖黃鋼磚。
主祀孔子的台中孔廟,台灣中部每年舉行祭孔大典的重要場所之一
臺中市孔廟,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北區金華里的孔廟,原規劃於基隆顏家贈售的吳鸞旂公館,但未完全建好,又因環境、被公眷與平民占用等問題,改至空軍第三飛機場附設子弟小學原址、臺中市忠烈祠旁重建,建築仿效曲阜孔廟格局,於1976年落成。
因此1967年選定台中市空軍子弟小學舊址(原台中神社)作為孔廟用地。
1972年9月成立興建委員會,由省政府秘書長徐鼐為主委,1974年6月奠基鳩工,1976年竣工。
孔廟平時免費開放供遊客觀光及休憩, 孔廟並於每年九月二十八日舉行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另為服務考生與學生,每逢考季前均會適時舉辦祈福許願活動以利考生、學生及家長祈求考試順利、金榜題名。亦協辦各項藝文活動,並有民間社團辦理攝影與寫生等活動,增添文化社教的功能。
崇聖祠(又稱聖祖殿)位於大成殿後進,寬22公尺,深10公尺,高11.2公尺,為五開間單檐廡頂建築。
祠內樑棟均飾彩畫,廊柱欄杆均仿花崗石斬石子,祠門均髹朱漆,祠內地面鋪光面觀音山石,迴廊舖黃鋼磚。
祀孔子祖先神位,崇聖祠供奉的先聖先賢或先儒父輩神位,這種安排實與中國幾千年來宗族倫理制度有關,孔廟崇聖祠之佈局,也與家廟或宗祠有相通之處。
離開孔廟沿著雙十路經自來水公司及台中公園到台中州廳
~~~~~~~~~~~~~~~~~~~~~~~~~~~~~~~~~~~~~~~~~~~~~~~~~~~~~~~~~~~~~~~~~~~
連接相關文章
【台中宮原眼科】
【台中20號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