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參加醫檢師公會旅遊來過一次【角板山行館戰備隧道】驚艷角板山戰備隧道經過翻修重回戰備期的景點覺得很不錯,,今年利用元旦探訪三民【桃園三民的蝙蝠洞vs基國派老教堂】已近中午,再次順訪戰備隧道及蔣公行館,復興區角板山行館的戰備隧道,長年潮溼,器物陳設老舊損壞,遊客造訪難以感受過去戰時意象,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在幾年前規畫活化內部空間,做好防水、增加通風及燈具等設備,也進行3D軍事壁畫彩繪,至此可以穿梭時空,體驗戰時意象。
角板山戰備隧道臨近角板山行館,是1963年所蓋,長度達100米,隧道中央則有軍事指揮所。隧道兩端隘口,裝設有20公分厚的防彈鐵門,能夠防範當時的機槍、手榴彈等輕武器攻擊,入口處更建造了高10米、厚2米的混凝土掩體碉堡,可謂固若金湯。
沿路中兩旁融入保育及裝置藝術的觀念,在隧道附近看見畫面有單兵訓練的老猴班長及小猴新兵,以及伏進的雲豹、滾進的穿山甲、躍進的長鬃山羊、潛行的蝸牛、側行的青蛇、爬行的石龍子,還有蝙蝠軍機、扁蝸坦克,搭配意象的五百障礙設施,要讓曾在軍旅中的遊客回憶當年,也讓沒有實際參與軍旅的人瞭解軍中點滾。
前往戰備隧道途中兩旁有可愛的猴兵出沒,可以看到超多可愛的動物軍好像正在打戰一樣呢
戰備隧道就在前面,重現民國六十年代角板山行館避難隧道,臨時指揮所的歷史場址
旁邊的楓紅層層
角板山戰備隧道,曾是故總統蔣介石先生的行館軍事指揮所,在民國52年瀰漫戰爭氛圍的時代所建,當時是假設戰事發生,國家元首必須安全保護,並且需要對外指揮作戰,所以在地下20公尺,深入山體40公尺的地方,鑿掘高5公尺、寬4公尺、長20公尺的戰備指揮所,於入口處建造高10公尺、厚2公尺的混凝土掩體碉堡,固若金湯的保護設施,兩側各鑿挖長40公尺的隧道進出,於隘口則裝設20公分厚的防彈鐵門,防範當時所有的機槍、手榴彈、走砲等輕武器攻擊,另為能有效對外聯絡,設置通訊基地。
角板山戰備隧道的歷史沿革
這裡就是戰備隧道的入口處,嗎角板山的戰備隧道民國49年就建造啦,外觀建築就看得出歷史歲月的痕跡,讓我們一起進去參觀吧!
走入隧道,感覺陰涼不可測,伴隨著抽風機的咕臚聲響,給人神秘緊張的戰地要塞感。
隧道牆面都是滿滿的彩繪圖畫,彩繪牆以軍事場景為設計
牆面的軍機彩繪圖相當豐富,而且還是3D立體的
走入隧道可以欣賞兵棋推演,扮演拿著指揮棒的指揮官,遇到摸哨上岸的蛙人還可以一拳回敬「捍衛家園」,當炮彈穿透隧道時則可攀繩上直升機避難而去,這些有趣的畫面供遊客在拍照互動中了解歷史。
隧道內有著彩繪壁畫以軍事做為主題,單純的欣賞這濃濃的色彩,沒有其它政治顏色
戰備隧道整修融入戰備裝置藝術,營造戰備風貌及介紹北橫沿線開拓史景點
當然,互動搞笑是一定少不了的,看旅人們如何發擇創意,拍出自己的風格
隧道內採用與軍事有關的藍色與綠色
戰備隧道裡居然有密室,而且一張大大的世界地圖,跟戰事有關
只有彩繪圖還不足以表達,還有軍事道具展示
舊時的打字機
保家衛國的重大任務就交給大家
就從這一刻開始報效國家吧!
請看看這張椅子是真的椅子還是3D彩繪?
答案公布,椅背是3D彩繪
而座椅是真的椅子,似真似假很有意思
軍中的寢室
牆上的彩繪還把桃園最著名的水果-水蜜桃畫的很飽滿呢,這裡果然有著當地的特色。
還有復興橋也是桃園著名的景點
隧道內具備軌道風,不用去平溪拍鐵道,在這裡也能拍鐵道
台灣流行的牆上彩繪也在這條隧道上做了一番功夫,沿著步道,濃濃的軍事主題用著可愛有趣的裝置藝術表現,進入彩繪的戰備隧道簡直是深得人心
即將出隧道,這裡於晚間6點會自動關閉
沿著隧道走了出來,厚厚的石牆可以得知當時的軍事用地有多嚴密
走上階梯隨著路線繼續走可以走到「角板山行館」。
角板山行館是先總統喜歡停留居住的行館之一
這裡最美的景色,就是每年冬季白雪紛飛之時
旁邊一片梅園,至今尚未開花,一片光禿禿
走入梅園,突然發現枝頭上冒出初冬梅花幾朵
這算是今年首次看到的梅花
雖然沒有南投【踏雪尋梅〈一〉烏松崙賞櫻梅】【踏雪尋梅〈二〉牛稠坑柳家梅園】的壯觀,但也算是此次行程的一點點小確幸
隧道走出來沿著小路不遠處就是接到這裡的行館
行館裡面放了不少以前先總統蔣介石的過去生活和歷史的照片
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看看舊照片,這裡不需要門票。
角板山環湖步道
來這裡看看兩蔣時代的歷史,不過也只走了戰備隧道及蔣公行館而已
如果有時間可以再去溪口吊橋走走【角板山美麗的溪口吊橋】
~~~~~~~~~~~~~~~~~~~~~~~~~~~~~~~~~~~~~~~~~~~~~~~~~~~~~~~~~~~~~~~~~
連接相關文章【角板山美麗的溪口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