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1116_082122.jpg 

六溪香路古道是台灣極其稀有的特殊古道,它曾經是聯繫當地平埔族與漢族的文化廊道,更是台灣唯一僅存的山路古香道。香路古道是一條虔誠信仰之路,目前已成健行路線,困難度不高,來回約3、4小時。

20141116_085920.jpg

沿途林木參天,眼觀六重溪河谷峭壁,保有原始古道風貌令人驚奇不斷,値得一走,路徑上生態與林相也非常豐富,是一條極適合從事登山活動的山徑。

20141116_103549.jpg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擁有150年悠久的歷史,是早期先民傳承至今的重要宗教民俗活動,其中白河六溪香路古道即是先民每年農曆12月23日的「送駕」回關子嶺碧雲寺;正月初十的「迎駕」回東山碧軒寺所必經的道路,目前古道已中斷約20年之久,現今活動是另外取道新路,古道總長約4公里,因年久缺乏管理維護,部份路段已出現崩壞的情形,目前已整修完成,約需1個半小時就可由六重溪部落走到關仔嶺碧雲寺。

20141116_081944.jpg

可從河東國小六溪分校進入或者從白河關子嶺碧雲寺進入,搭遊覽車可以從甲地起走乙地接,白河區河東國小六溪分校,目前103年全校六個年級只有12位學生,真的好迷你,其中有一個年級只有一位學生,全校所有的獎全是一人所得。

20141116_083254.jpg

純樸六溪部落,環境優雅的三合院傍山而建,不像古式的三合院

20141116_083442.jpg

20141116_084408.jpg

台南市政府為維護平埔文化特色,成立「六重溪平埔文化區」

20141116_083615.jpg

 

20141116_085005.jpg

20141116_084927.jpg

六重溪公廨位於石牌部落,為傳統茅草、竹材的公廨,可說是目前南台灣唯一的茅草公廨。

公廨型式以芧草、竹子為材料,中留一門,三面竹矮牆,背面竹牆。

 

20141116_085144.jpg

 在荷蘭人的文獻中,「公廨」的意思可歸納成為三種;一是議事公所,二是青年會所,三是宗教場所。而如今就只剩下宗教場所,祭祀祖先的地方,類似漢人的「廟」。

1020331275_x.jpg

「公厝」(大公廨)較大,內祀五個甕, 代表太祖五姊妹。 故南部平埔族常被稱為「祀壼之村」或「拜壼民族」。

 1020331288_x.jpg

 正公廨較小,位於「公厝」(大公廨)左側,內有將軍柱(向神座), 指的是公廨內屋樑中央下接垂直地面之柱,位於公廨中央稱中柱,因此竹掛豬頭殼,像徵太祖的神兵神將,故亦稱「將軍柱」。沒有祀壼。

20141116_084419.jpg

六重溪河谷地帶群聚11個部落

20141116_084434.jpg

其中三重落、六重溪、十牌、頂埔、崁下、檳榔腳等六個部落為平埔族後裔。

20141116_084445.jpg

古式的三合院

20141116_084505.jpg

進入古道之前先去找尋傳說中的石井

20141116_084615.jpg 

石井為六重溪太祖神蹟指點挖掘的水井

20141116_084625.jpg

早年是部落民生用水的來源,目前己失去提供用水的功能

20141116_085945.jpg

準備進入香路古道 

20141116_090130.jpg

清宣宗道光28(1844),關仔嶺山區以迄後大埔(嘉義縣大埔鄉)一帶,盜匪猖獗,四出擄掠,官兵疲於應付,根本無力圍剿。位於關仔嶺枕頭山麓的碧雲寺,在此時卻成為盜匪盤據劫掠之處,多年兵燹火焚使碧雲寺殘破不堪,信徒散逸。

職是之故,番社信眾乃卜神以釋群惑,並尊神旨迎碧雲寺「正二媽」(應祥禪師自阿公店迎來)避於番社,最後築一簡陋庵堂以奉之。嘉義縣營參府軍官洪志高獲知後,及發動募捐,興建「東山碧軒寺」,並獻「碧雲傳香」匾額一面,現仍掛於正殿神龕額之上。

20141116_090139.jpg

碧軒寺落成後仍以碧雲寺為「祖廟」,並議定每年農曆1223日恭送正二媽回碧雲寺過年,由東山行祥橋進入白河鎮崁頭里,再經2-3小時方至碧雲寺,待到翌年正月初10,方又將正二媽迎回東山碧軒寺。在行祥橋未建成前,信徒必須涉水渡過白水溪,交通十分不便,有鑑於此,行善團於民國85年完成行祥橋,終於解決了此一難題。

20141116_090212.jpg

沿著六重溪畔行走,想像當時信徒們行走此路的艱辛

20141116_090246.jpg

依在欄杆努力找尋溫泉蹤跡 

20141116_090638.jpg

新建的木棧道走起來很平順

20141116_090837.jpg

不久出現幾近70度的陡坡,兩旁有粗繩可拉

20141116_091017.jpg

中間是突出的木樁,兩手拉繩、兩腳踩樁向上,有點兒刺激但並不會危險

20141116_094325.jpg

古道緩上坡沿溪畔而行,中間有八座木穚,因是枯水期橋下流水量少

20141116_091122.jpg

全程都在樹蔭下行走,地面上是泥土路或鋪滿落葉,走起來鬆軟愉快。

20141116_100257.jpg

不時抬頭望著藍天,這就是登山者的樂趣

20141116_093457.jpg

古道旁有二個石甕接引著山泉水,飲水思源 

20141116_100207.jpg

接著又出現更長的急陡坡,幾乎是第一道陡坡的二倍,依序排隊等候

20141116_101708.jpg

利用等候空檔,看看旁邊美麗山景

20141116_100349.jpg

兩手拉繩,兩腳蹬木樁很快就過關

20141116_101132.jpg

走上來擺出一付勝利的腳步

20141116_101542.jpg

崖邊有一觀景台

20141116_101944.jpg

視野平台展望佳,當時的信徒走到這裏一定感概良多

20141116_100755.jpg

由此遠望,山巒疊翠美不勝收

20141116_101009.jpg

遙想先民150年來,以崇敬觀音佛祖的虔誠精神走在荒野與蜿蜒山林的苦行式香路

20141116_101353.jpg

還有250公尺就完成香路古道

20141116_101952.jpg

今天天氣很好,藍天綠樹分明,白雲千變萬化   

20141116_091607.jpg

抬頭望著藍天,勾勒一角絲路

20141116_103656.jpg

香路古道到此告一段落

20141116_104451.jpg

接著要往碧雲寺,領隊嚮導特地繞個彎專程帶我們來到這個落葉祕境

20141116_104504.jpg

專程讓我們拍照,感謝領隊的貼心

20141116_105243.jpg

一一拍完照返回往碧雲寺方向

20141116_105232.jpg

山芙蓉

20141116_105530.jpg

一大片肖楠人工林

20141116_105710.jpg

肖楠是優良樹種,用途很多

20141116_105737.jpg

 20141116_110430.jpg

走著走著往前一看對面山頭有電塔,這就是下午要攀登的枕頭山行程 

從這裡遠眺,可以看到一座狀似枕頭的山頭,稱為枕頭山,因開礦與雨水之沖刷,令其崖面上呈三條甚大的沖刷痕跡,遠眺明顯,也有些人叫它為三條龍;此山頭全為石灰岩體組成,原為泥質砂岩的夾層之透鏡狀石灰岩,其向上的一端(即尖滅的一端)因開礦大部分被切去而呈突出於周圍的泥質砂岩上的石灰岩體,狀似枕頭,所以才叫枕頭山,此石灰岩為生物碎屑石灰岩,內含有珊瑚、貝類等生物的遺骸化石。

20141116_110859.jpg

來到觀音平台又稱作碧雲公園

20141116_110944.jpg

碧雲寺就在前方階梯上面

20141116_111003.jpg

觀音平台圍牆

20141116_111307.jpg

右邊有蓮花石洞

20141116_111350.jpg

20141116_111359.jpg

蓮花石洞,可欣賞樹根纏石及石蓮花的奇景。

20141116_111611.jpg

20141116_111735.jpg

20141116_111832.jpg

爬山要用心爬就不會覺得累,踩在階梯數一數有幾階

20141116_111924.jpg

站在階梯上往下望整個觀音平台

20141116_112132.jpg

20141116_112144.jpg

 

 

 

20141116_112235.jpg

20141116_112305.jpg

20141116_112435.jpg

20141116_112359.jpg

20141116_112425.jpg

這裡是觀賞夕照的好地方

20141116_112502.jpg

走上來是碧雲寺停車場

20141116_113029.jpg

碧雲寺座落於山靈水秀的台南縣關仔嶺半山腰中,坐東向西,背倚秀麗的枕頭山目前整個碧雲寺可分成四大部份,即「正殿」供奉觀音佛祖、「三寶殿」(大雄寶殿)、「清虛宮」(天公廟)、「地藏王寶殿」。正殿佛道兼祀、三寶殿純佛教、清虛宮純道教、地藏王寶殿奉民間神主牌。

20141116_113001.jpg

由於早期台灣社會環境的關係,碧雲寺是座佛、道、台灣民間傳統信仰兼祀的佛剎,這在早期佛剎頗為常見,也因此碧雲寺的信衆涵蓋了佛教與道教

20141116_115333.jpg

「水火同源」與碧雲寺同屬一脈源,地下蘊涵豐富之天然氣,故名「火山碧雲寺」。

 

20141116_112933.jpg

大部份建物構造仍保存閩南及日式混合風格,正殿及山門之剪粘、泥塑極具地方色彩,最引人注目的是山門外的一對笑獅。

20141116_115235.jpg

鎮殿觀音大媽
指鎮殿觀音佛祖,為觀音殿內最大型之觀音神像。

觀音二媽
俗稱「正二媽」的東山佛祖是碧雲寺的開基佛。相傳清代應祥祖師受佛祖之意而迎請至番社(今東山),爾後由信徒建立碧軒寺奉祀。每年東山佛祖皆回碧雲寺過年,此時觀音大媽、二媽、三媽團聚在一起,其樂也融融。

觀音三媽
三媽手持蓮形「如意」,容貌親切和藹,像是位悲天憫人的婦人,又像是滿懷愛心的少女。

 20141116_124626.jpg

碧雲寺於民國八十六年 ( 一九九七 ) ,由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

20141116_115426.jpg

20141116_115441.jpg

雖然我有帶乾糧,但還是進入餐廳享用好吃、精製的素食飯菜,油箱錢隨意

20141116_123503.jpg

碧雲寺最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要屬「出米洞」。出米洞就在山門南側外面,兩塊岩石夾縫底下的一個小洞。相傳從前出米洞會自動漏出米來,恰巧是夠寺中使用,後來有位貪心儈人偷挖了一整晚並將米佔為已有,從此出米洞就不再出米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切勿太貪心。

 

20141116_123705.jpg

碧雲寺清虛宮又名「天公廟」,主祀金面玉皇上帝,民間俗稱「天公」,為萬神之王,居於凌霄寶殿,管轄一切天神、地祇、人鬼。此外清虛宮另祀有南、北斗星君、九天玄女、金面福德正神,虎爺公等神祈。民國三十九年先總統蔣公中正曾親臨獻香,並賜匾「凌霄寶殿」。

20141116_125549.jpg

中午在碧雲寺用餐休息後往枕頭山出發

20141116_130030.jpg

因為從碧雲寺後方的登山口崩塌,只好改道從線道旁另一個登山口

20141116_130051.jpg

此山頭全為石灰岩體組成,原為泥質砂岩的夾層之透鏡狀石灰岩,整條步道都是大大小小的石灰石,非常不平整,走起路來好像是在做腳底按摩

20141116_132153.jpg

中途休息一下

20141116_134100.jpg

遠眺白河水庫,枯水期看不到水

20141116_134526.jpg

豎立有數根轉播電塔的山頭便是海拔645公尺高的枕頭山

20141116_134919.jpg

領對特地帶我們彎過來這邊主要是要遠望電塔

20141116_135630.jpg

在這裡可以清楚看到一整排的電塔

20141116_135641.jpg

樣式不一樣的電塔~~猜猜看上圖及下圖哪一張圖是軍方電塔?

20141116_135735.jpg

20141116_141056.jpg

往電塔方向前走

20141116_141612.jpg

近距離接觸電塔

20141116_141417.jpg

好壯觀的電塔,哪一座是軍方電塔,您猜到了嗎?

20141116_135735.jpg

答案是這座電塔,不知是否正確?  

20141116_141358.jpg

 離開枕頭山往大仙寺休息

20141116_154833.jpg

顏色鮮明的大仙寺牌樓,位於台南縣白河鎮枕頭山麓,亦即在關仔嶺群山的尾閭,古色古香的殿堂,極具古典之美,俗稱舊巖。建於清康熙年間,主祀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三寶佛祖、地藏王菩薩,其寺廟具有大陸神州氣象之風格,不同於一般寺廟建築造型,建築群配置,承襲中國佛寺建築的傳統。

 

20141116_154610.jpg

為國內佛教九大門派之一,係國家核定之三級古蹟,南台灣第一古剎

 

20141116_154421.jpg

大仙寺為清初福建高僧參徹禪師所創,創建始末存有二種不同的說法:
一說:清康熙四十年,參徹禪師自福建鼓山親奉「觀世音菩薩」神尊來台。
巡錫至仙草埔,將觀音菩薩安置大樹下的石頭上。當禪師起身欲遊歷他處時,神像卻安住不動。參徹禪師心想:菩薩有意在此渡化大眾。於是,親自開山斬棘,結廬供奉聖像,並誦經說法勸化附近善信。

20141116_154433.jpg

一說:清康熙五年,參徹禪師受陳永華將軍之請,渡海來台講授佛理。
行經關仔嶺,見此山明水秀,有意爾後在此結茅定居。康熙五十八年,禪師自龍湖巖迎請「觀世音菩薩」神像來此奉祀,並對眾誦經說法。因其守戒甚嚴,道心炯烈,故深獲鄉人敬仰,進而集資建廟。

20141116_154034.jpg

大仙寺座向為座東朝西,整體建築群依序為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及三寶殿(古蹟本體為山門及大雄寶殿)。各殿皆自獨立,兩側有連貫之廊道或廂房。而大雄寶殿其面寬24.4公尺,縱深19.3公尺,面積為 471平方公尺,為四周設廊的獨立式大殿。

20141116_153946.jpg

大仙寺目前保存的彩繪為府城名師潘麗水所作,繪工細緻。殿內柱皆為朱紅底繪蟠龍,是佛寺建築的傳統作法。

20141116_153928.jpg

環境清幽雅潔,寺內供奉有開山法師舍利供民眾觀賞。禮佛、觀賞兩相宜。有別於其他廟宇廟門前皆聚集許多攤販,大仙寺嚴禁攤販在此設攤,更顯其莊嚴肅穆。

20141116_154652.jpg

走上一座小橋,小橋的前方一座三層的涼亭樓閣。

20141116_154537.jpg

小橋的兩側都是水池,附近都在施工中,所以池中並沒有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茵茵we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