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4年賞芒季開始,那草嶺古道的芒花開了沒?在心底悄悄問了好多次,相信這也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選個秋高氣爽的天氣,準備再次探訪草嶺古道,看著白蒼蒼的芒花隨風搖曳,好像伸開雙手迎接賞芒客的到來。
陽光穿過紅穗芒草,精彩就在後頭
草嶺古道為先民開台之「淡蘭古道」遺址中的一段,位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區,經二縣分界的山嶺─草嶺,為台灣目前僅存前清所遺古道之一。
2014年草嶺古道芒花季~~~古道尋秋曵風芒,就從這裡展開
一早搭著火車來到福隆火車站,再到遊客中心轉搭接駁車來到遠望坑口
從遠望坑口下車一路步行,經過遠望坑親水公園,沿途欣賞風景
田園風光,梯田阡陌,純樸農舍,在此小憩歇腳
帶著快樂心情,踏著輕鬆腳步,來一段賞芒的約會
選擇搭火車,就可以從福隆開始起步,走到大里火車站,來一趟完整的草嶺古道之行
漫步青山,一步步走著屬於自己輕快的節奏
跌死馬橋,相傳原為木橋,因天雨路滑而使馬匹跌落橋下而得名。
現在所見平坦、寬廣的石橋,早無古時的驚險,只留下逗趣的名字與一旁對應的木馬。
走進草嶺古道,沿著溪邊而行,感染思古之情。
芒草季遊客甚多,人人一個便當,就在溪邊坐下享受福隆便當
輕鬆愉悅的漫步,並和同行友人隨意閒話家常,反而成為這趟旅行值得懷念的一段。
健行景點可分為:福隆火車站→遠望坑親水公園→跌死馬橋→大榕樹→雄鎮蠻煙→野餐區→虎字碑→啞口觀景台→客棧遺址→管護所→大里天公廟、大里遊客中心→大里火車站
在連續幾年舉辦的草嶺古道芒花季催生下,每至秋芒時,必掀起眾人的「古道熱」
途經「雄鎮蠻煙」碑,巨大石頭上字蹟筆鋒渾厚
相傳為台灣鎮使劉明燈北巡至此時,因風起雲湧、方向難辨,而題字刻碑,以鎮壓蠻煙瘴霧。
與「虎字碑」同為清朝所留之遺跡,列國家三級古蹟。
走在芒草夾道的古道上,秋陽暖暖灑落伴著古道沿途盛開的芒花
準備好相機,開始選好目標盡情拍照
白蒼蒼的芒花迎面而來,細看一束束芒花穗羞紅綻放
快接近虎字碑及啞口處的芒草最密集,整片山頭覆以芒花的地帶
儘管草嶺古道來過多次,但是秋天一到,忍不住又要邀友一起上山賞芒
一片片芒草隨風在綠意中搖盪
芒草隨風成浪,波浪湧上山頭
11月時序入秋,草嶺古道啞口與虎字碑沿途開滿了銀色秋芒
秋天正是芒草大開之時,「大風起,把頭搖一搖,風停了,又挺直腰」的芒草,正蔓延著
陽光灑落在金紅色芒草花穗身上
芒草花穗剛抽出來時是紅色,然後逐漸展現銀白色
近啞口,為兩山的交會點,也是風最強盛、芒草翻騰之處
近啞口處的虎字碑,草嶺古道芒花季總會吸引著無數遊客千里迢迢趕赴一年一度的芒花盛會
虎字碑同為台灣鎮使劉明燈所立,因此處風勢強勁,故取雲從龍,風從虎之虎字,以除風。
短暫而珣爛的芒草花季
層層疊疊山巒上渲染芒花草,像鋪蓋一層白雪
從福隆火車站走到大里火車站約10公里,需3-4小時
不息的東北季風,加上雪山山脈高山阻擋,使得季風沿山谷湧升,使風勢增強,且終年不斷
連續不停歇地石階,直登山頂,接近啞口,觀景台人海芒芒
往後看著一一上來的遊客,手持著相機專注的畫面
欣賞芒花翻飛與古道幽情美景
賞芒還需要靠點運氣,今天剛好碰上異常的好天氣,藍天白雲搭配透亮的白芒,真美!
如果碰上狂風夾雜著暴雨,那種無止盡的強風,會讓人抵擋不住
登上啞口觀景台
來到這裡是一定要上觀景台,從這裡有360度的視野,看山看海
俯瞰這條夾在高山深谷中先民往返台北與宜蘭之間的要道
清朝遺留淡蘭古道的部分遺址,走過的路任由時光所遺逝
站上後方啞口觀景台,看著山頭冒出發亮的芒草
草嶺古道橫越海與山的分界
走過時光隧道,又一年了,相逢在天涯海角的ㄧ偶
往桃源谷步道上方的觀景台視野更佳,如果時間不夠則不建議前往,因為一趟要4.5公里
啞口觀景台,俯瞰大里海岸與小鎮
天晴可清楚看到龜山島現身,還有一條條海水波紋伴著大里漁港
翻越草嶺古道,橫越兩個縣市,台北縣與宜蘭縣
大片芒花隨風搖曳,放眼遠望如同一片銀海,綿細白雲飄在海上
將視線往右一移,龜山島又浮現出來
多變的白雲與藍天同等的綻放
準備離開啞口,再次回望發現有遊客悠然的躺在古道旁,真會享受
東北角為東海與太平洋相隔之處
東北角除了草嶺古道之外還有【舊草嶺隧道】悠閒騎單車之旅到石城走濱海回福隆
草嶺古道啞口福德祠:位於高丘或山頭之上,亦可見土地公廟的蹤影,駐守山林的土地公,收服了危害百姓的兇猛老虎,為民除害,老虎遂成為土地公的坐騎,鎮守山林,並有「土地公無記號,老虎不敢咬人」之說法。
山與海緊鄰一線之隔
過了啞口,路程直驅而下,可選擇迂迴的彎路或直下的石階路
留有昔日古道商旅落腳的客棧遺址
看到大里天公廟,走過一日草嶺古道行
到大里天公廟吃個平安粥後,經過大里遊客中心
到大里車站坐火車回台北
走上階梯,與鐵軌並行就能到大里火車站
龜山島相伴著東部幹線鐵路
大里車站不能使用悠遊卡,要買車票才行
月台上滿滿遊客等著火車回程
回到松山站,與可愛的黑松汽水廣告合影
~~~~~~~~~~~~~~~~~~~~~~~~~~~~~~~~~~~~~~~~~~~~~~~~~~~~~~~
連接相關文章【舊草嶺隧道-東北角單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