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P_0212.JPG

這駱駝岩不是北海岸的駱駝岩,也不是綠島的駱駝岩,而是高雄西子彎的駱駝岩,是我看過最像駱駝的駱駝岩,今天活動是今年第一次登山活動,不是上山而是下海,因為第一梯次是上周,主要行程少女峰,少女峰為軍事管制區,是展望旗津、西子灣最佳展望點,因上周登山會大群人馬浩浩蕩蕩進入管制區而被軍方發現,所以今天放棄少女峰轉為海岸線駱駝岩~~~

DPP_0208.JPG

位於高雄壽山南邊,山形突出於海邊,地形為珊瑚礁岩,造型各異其趣,裏面錯落分佈珊瑚礁岩岩溝,壽山秘徑岔路非常多,多無路條、指標指引,需事前多作功課或由熟悉地形的人帶領,切勿冒然進入人造步道未達地區。有些地底岩洞若無裝備切勿進入,這次是跟著登山會的帶領才敢進入礁岩區群秘境

DPP_0210.JPG

想要到駱駝岩可從文學院旁一條步道切入海邊即可輕鬆到達海邊尋找駱駝岩,不需要冒著危險深入礁岩群

DPP_0191.JPG

望海崖、少女峰屬軍事管制區,請要登少女峰的山友請低調及關手機造訪,千萬不要大隊人馬浩浩蕩蕩進入,這樣很容易引起軍方注意而被告誡。

DPP_0115.JPG

登山會遊覽車來到高雄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大門口隧道,高雄西子灣屬於壽山,壽山,又稱打狗()山(明朝)、柴山、高雄山、萬壽山。

DPP_0116.JPG

步行進入西子灣隧道,原名壽山隧道,為國立中山大學聯結哈碼星臨海路(西子灣捷運站)的入口!

DPP_0117.JPG

已故的周大觀是一位抗癌詩童。五歲時便能朗誦四書五經、唐詩宋詞與歌賦,最喜愛的事情是演奏小提琴。進入國民教育後,就讀於台灣省台北縣大豐國小,開始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他習慣以詩詞的方式寫日記與作文。因為在音樂上的天分,家人的栽培,周大觀小朋友成為台灣省台北縣大豐國小第一屆管絃樂團的第一提琴手。

DPP_0190.JPG

默默寫下 :「醫師是法官,宣判了無期徒刑,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的走出去;醫師是法官,宣判了死刑,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的活下去;我要與癌症惡魔爭健康,向上帝要公平,我才只有十歲,我不只有十歲,我還有好多個十歲。」

DPP_0118.JPG

周大觀去世後,其父親周進華以其子之名成立了「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聲稱以實踐周大觀「熱愛生命,快樂生活」的態度。

DPP_0119.JPG

經過周大觀塑像之後再經過中山大學附設幼兒園

DPP_0120.JPG

猜想大學校區附設幼兒園應該就是為了學校老師為了方便托兒所設置的吧?

DPP_0121.JPG

黃教授在斜對面的系區前停下

DPP_0122.JPG

手指著左前方的一棵樹

DPP_0124.JPG

仔細看像不像手持柺杖的南極仙翁

DPP_0126.JPG

國立中山大學校園內也有蔣公行館蔣公行館 建於西元1937年,為一座和風形式的二樓建築。民國四十一年,海軍總司令部奉令移交總統府第三局接管!將此地區部分房屋加以整修, 作為蔣中正先生在南部駐蹕之所,定名為:「西子灣行館」,簡稱「蔣公行館」。民國六十九年,「蔣公行館」移交中山大學管理,一直維持其原有的功能及面貌提供給民眾參觀。

DPP_0125.JPG

除二樓主體建築外,並設置有昔日蔣公南京座車的展示空間,與當時的廚房和隨從休息室等附屬空間。

DPP_0127.JPG
民國八十八年,在有限的經費以及歷經三年的構思規劃下,決定以活化校園的藝術人文精神為考量,將部分空間修繕作為藝術展場之用,並于以別名-「西灣藝廊」。「蔣公行館西灣藝廊」既兼顧了歷史建築原貌的維持~亦活化了既有空間作策展之用,是西子灣景點重要的歷史及藝文地標。

DPP_0129.JPG

往文學院方向走,文學院在大學後方山坡上,往前可望見少女峰

DPP_0161.JPG

到達文學院,可以從停車場旁的入口下到海邊。天天登山走路對文學院師生來說太辛苦了,其實這裡有99號公車,從鹽埕埔捷運站到文學院

DPP_0128.JPG

在山上遙望西子灣海邊風景,可看到西子灣海水浴場

DPP_0192.JPG

雖然今天沒有要登少女峰,但是領隊還是專程帶我們走到少女峰的登山口,順道看一下中山大學後山一棵百年古樹,相信連中山大學師生都不清楚有這一棵樹

DPP_0199.JPG

然後走一條無人跡的秘境,首先經過一處碉堡,碉堡旁有許多巨大的仙人掌DPP_0194.JPG

這裡有許多仙人掌,應是軍營防禦人為種植的植物,最好戴手套比較安全,仙人掌刺很細

DPP_0196.JPG

壽山秘徑岔路非常多,多無路條、指標指引,需事前多作功課或由熟悉地形的人帶領,切勿冒然進入人造步道未達地區。

DPP_0198.JPG

有些地底岩洞若無裝備切勿進入,這次是跟著登山會的帶領才敢進入礁岩區群秘境

DPP_0197.JPG

從碉堡向前看的海景,這是我們要往走的海岸

DPP_0204.JPG

因為海水尚未漲潮,我們直接穿過礁岩沙灘

DPP_0218.JPG

等浪退了,抓好時機通過

DPP_0200.JPG

穿過礁岩又是美景當前

DPP_0131.JPG

海岸地石頭不穩,小心通過

DPP_0206.JPG

看見海中大大小小無數的礁石

DPP_0207.JPG

我們繼續往南方向海岸前進。

DPP_0133.JPG

陰涼處是特殊惡地地質,與燕巢的月世界地質同一特性。

DPP_0201.JPG

天然的巨大礁石日日夜夜駐立在西子灣海邊

DPP_0211.JPG

聽,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

DPP_0202.JPG

哪一位有心的山友,將石頭排列成好像日月潭七隻青蛙

DPP_0134.JPG

珊瑚礁岩有些抓點因為長年攀抓已磨損呈光滑狀,攀抓時要小心滑手

DPP_0203.JPG

看到沙灘了這一片沙灘不是綿細的沙灘,而是粗造的礁石沙灘

DPP_0205.JPG

南部冬天的海邊很溫暖

DPP_0138.JPG

我們在大礁石旁佇立休息

DPP_0139.JPG

與大礁石合影

DPP_0140.JPG

有別於剛才的粗造礁石沙灘,這一片才真的是綿細的沙灘

DPP_0141.JPG

踩著足跡往前走

DPP_0142.JPG

留下自己的足跡

DPP_0143.JPG

回望滿滿的足跡已經認不出自己的足跡

DPP_0144.JPG

來到這裡,開始找尋下海的駱駝,還沒看到駱駝的蹤跡

DPP_0145.JPG

卻看到大礁石上有釣客

DPP_0209.JPG

自己找個地方準備享用中餐

DPP_0146.JPG

吃完中餐休息一下

DPP_0147.JPG

看到下海的駱駝了

DPP_0151.JPG

其實西子灣海邊不只是有駱駝岩,其實還有許多岩石,例如公雞岩,有興趣的可以逐一找尋喔!

DPP_0152.JPG

如果有時間,可以慢慢找尋你心中的岩石,這些岩石就看你如何想像它的形狀

DPP_0213.JPG

我們時間有限必須離開了,從駱駝岩沙灘旁階梯往上可以到文學院

DPP_0153.JPG

來到藍色的給水處,要往左邊才對,所以我們走右邊就錯了,必須回頭

DPP_0154.JPG

一上來就是文學院車道了

DPP_0193.JPG

這裡樹上有許多獼猴

DPP_0160.JPG

校園裡也是有許多獼猴

DPP_0159.JPG

聽學生說,這些猴子也常常會跑進教室

DPP_0214.JPG

山友們切記不要餵食這些猴子,也不要攻擊牠

DPP_0161.JPG

從鹽埕埔站可以搭99號公車來到文學院

DPP_0162.JPG

DPP_0163.JPG

從文學院往海邊看,可看到紅色屋頂的海洋學院

DPP_0215.JPG

一路走回校區

DPP_0216.JPG

再度經過將公行館

DPP_0217.JPG

經過醫學科技研究所

DPP_0219.JPG

這門聯可特殊了,醫人不醫而醫、科學不學而學

DPP_0164.JPG

來到中山大學側門,西子灣海濱公園,這裡是著名看夕陽的好地方

DPP_0165.JPG

為了避免陸客聚集,所以遊覽車現在不能在此停車終於還給一個安靜的西子灣海濱公園

DPP_0167.JPG

前方山頭是旗津燈塔

DPP_0169.JPG

來高雄這美麗的海港都市旅行,你一定不能錯過,高雄八大勝景之一的西子灣夕陽

DPP_0170.JPG

西子灣位於高雄市的西側,壽山西南端的山麓下,是一處有著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的美麗港灣

DPP_0168.JPG

放眼望去,是一大片無垠無涯的海面

DPP_0166.JPG

在整個西子灣裡頭,最有名的其實是位在西子灣中山大學校門前一整段的情人座!每每黃昏時分,一對對情侶們相約到此等待夕陽,更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氣息,等著看夕陽的情侶肩靠著肩坐在海堤旁等候,或站在岸邊憑欄遠眺~

DPP_0171.JPG

靜靜的凝望著港灣,很平靜,很溫暖,很祥和

DPP_0172.JPG

淡淡的陽光灑滿了這片大海,湛藍的海面,還有那一整個港灣

DPP_0173.JPG

想像當夕陽餘暉,擠滿了等待夕照的小情侶們,映著晚霞的剪影,雙雙對對,顯得格外浪漫有氣氛!

DPP_0174.JPG

停泊 港灣外的舟船等著進入高雄港

DPP_0220.JPG

左邊是旗津燈塔

DPP_0176.JPG

右邊山頭凸出海邊的就是壽山少女峰望海涯

DPP_0177.JPG

走出雄鎮北門

DPP_0178.JPG

來到哨船頭

DPP_0179.JPG

哨船頭公園位於鼓山區哨船街與安船街交叉路口

DPP_0222.JPG

高雄捷運橘線的終點站叫做「西子灣」,但車站實際所在地卻是哈瑪星,出捷運後得經「哨船頭」才能到西子灣,如果搭車前往西子灣(如果步行選擇西子灣隧道,就不會經過哨船頭),路上就會經過哨船頭最出名的景點:打狗英國領事館,高雄市政府在2013年特別設置了「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重現這一段歷史。

DPP_0183.JPG

哨船頭公園對岸是鼓山渡輪站

DPP_0225.JPG

英國領事館依山傍水,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歷史人文古蹟

DPP_0221.JPG

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分為山上的英國領事官邸及山下的英國領事館,領事在山下靠近海邊碼頭辦公,旁邊有打狗海關(現為高雄海關宿舍),聚集在哨船頭的外商有事可以就近找領事協助。下班後領事可沿著山旁古道走回官邸,在景緻極佳的官邸中好好休息。而這個官邸以往被認為就是領事館,加上這是眺望高雄港最佳景點,遊客如織,因此「英國領事館」這個名稱名聲大噪,卻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DPP_0185.JPG

走過橋的那端就是鼓山渡輪站

DPP_0184.JPG

前方就是鼓山渡輪站

DPP_0186.JPG

哨船頭可算是一個清末打狗的外國人社區,領事館、海關、洋商倉庫都在此。但清末打狗真正繁榮之處卻是隔著高雄港的旗後(今旗津),哨船頭原是清代水師駐紮之地,「哨船」之名即指水師的哨船。

DPP_0223.JPG

清末開港前後,洋商相中此地設置倉庫,可能是因為此地遠離商業區,又有軍隊駐守,較為安全,後來就演變成為打狗的外國人集中地。但希望能接觸人群的,例如傳教活動,卻還是以旗後為主。

DPP_0187.JPG

經由英國領事館的設立過程,可以一窺清末外國人來到打狗的歷程,外國政府、商人、傳教士透過打狗港(今高雄港)的開港,進入高雄,以旗後與哨船頭為中心,建立海關、領事館、教會、醫館,帶來西方的行政、宗教、醫療體系,改變了高雄的風貌。

DPP_0188.JPG

1840年的鴉片戰爭,為西方打開了封閉已久的中國大門,但南京條約的五口通商,無法滿足西方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的渴望。1856年英法聯軍後簽訂的天津條約(1858年),開放了台灣四口(滬尾、雞籠、打狗、安平),該條約同時確立各口海關交由英人管理,兩者均對高雄(打狗)影響極大。

DPP_0189.JPG

經過鼓山輪渡站大門,繼續往哈瑪星鐵道及駁二特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茵茵we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