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茵就是道地的彰化人,行腳全台南北各地,最近想要對自己的故鄉安排一趟火車懷舊鐵道之旅,以彰化為起點到二水共有8站,每一站都下車走走,這個心願終於成行,時間在105年4月9日,剛好是2016年大甲媽祖遶境4/8-4/16~~~
一早兩人從家裡騎著Ubike出門,就在車站前巧遇參加大甲媽祖遶境起駕活動的信眾,有緣相遇,來張合照
彰化車站有Ubike可租借,建議外地遊客可騎著Ubike品嘗有名的彰化肉圓及【彰化扇形車庫】,形車庫是東南亞唯一的火車頭旅館,是全國僅存的火車庫,蒸汽機車(火車頭)於完成懷舊之旅後,進駐彰化扇形車庫,讓這座扇形車庫更具歷史和文化保存價值。再走訪一趟八卦山,這樣大概需要半日行,茵茵是彰化人,這些景點早就完成,因此此次懷舊鐵道之旅,特地安排二水鐵道追風半日遊,在二水車站租騎自行車欣賞純樸的田野風光。
行程規劃,首先查一下台鐵區間車時間表,安排8站的上下車時間,掌握休息拍照時間,順利完成彰化懷舊鐵道一日遊
第一站:彰化-繞境啟航
第二站:花壇-早餐篇
第三站:大村-鄉村篇
第四站:員林-時尚篇
第五站:永靖-彩繪篇
第六站:社頭-織足篇
第七站:田中-稻香篇
第八站:二水-鐵道追風篇
第一站:彰化-繞境啟航篇
前一天倆人說好,要到第二站花壇吃早餐,結果兩人不約而同各自準備了早餐
帶著豐富的早餐搭著6點32分區間車正式啟程
第一站用刷卡方式
第二站開始才用買票方式,二站買一次票,出站拍照後再進來,不用買票,不好意思七站只買一次票,所以選擇二站買一次票,這樣比較安心
假日一早搭車的人比較少,車廂很多空座位
第二站:花壇-早餐篇 6分鐘很快來到第二站花壇
從天橋往外拍鐵道
本想花壇小小車站,不知是否有早餐店,所以各自帶了早餐備用著
結果下了花壇車站,發現花壇其實也有許多好吃的早餐等著你
車站前街口有傳統台式早餐-清粥小菜、麻糬
繼續走到市場邊,看到阿來羊肉招牌,心裡一驚,原來花壇有名的阿來羊肉就在這裡,其實這家羊肉店幾年前老公帶我來吃過,不錯吃,而今天是自己搭火車來到這裡,好新鮮的感覺,可惜來到這裡才7點不到,店還沒開,只好拍照跟大家分享
羊肉在彰化溪湖很有名,在彰化花壇阿來羊肉店,名氣也是很響亮,阿來羊肉是民國39年創立,如果人多可以點一整鍋的,人少也可以點一碗碗的羊肉湯,羊骨湯,羊雜湯~1碗100元,彰化花壇阿來羊肉位於花壇火車站前的市場內,TEL:04-7864262,營業時間:約08:30~17:00(賣完即收) 地址:彰化縣花壇鄉花壇街288巷32號
走出市場往車站方向,路邊這家飯糰吸引著我們,買粒飯糰兩人一起吃,老闆娘親切與我們聊天,告訴我們花壇有名的喜餅百年老店就在附近
循線來到這家喜餅老店
這老闆娘更是親切,知道我們是在作火車之旅,好熱情的要送我們喜餅
執意不跟我們收費,實在是熱情破表滿分,可見彰化鄉下地方熱情處處
走回車站,車站前街口有棟古式建築
這間牙醫診所也是舊式建築
走回車站途中又見火車
從月台望向車站大門
準備搭車到下一站
第三站:大村-鄉村篇
一走出車廂,月台上滿滿綠意,大樹後面有座風車隱約著
吸引著下車拍照
來到大村之前,心裡想著大村的葡萄園
一下車站看不到葡萄園,反而是充滿一種現代車站的簡潔俐落感
大村車站白色的外牆滾上藍邊
大村車站的前站有個小公園,公園裡有座櫻花歐洲村的大風車
大村車站前的地標則是這座風車,風車前方有大葉大學的招牌
大葉大學是大村有名的學府
建議遊客若下午前來,時間許可的話,可沿著車站旁櫻花路或福進路往前走到中山路約400公尺,品嚐小時候大餅的美味
因時間關係,在車站外面拍拍照後,回到月台準備下一站的行程。
當列車緩緩駛進大村車站,勾起寧靜空氣的一陣漣漪
第四站:員林-時尚篇
從大村來到員林3.5公里
走出月台來到大廳,員林車站明亮寬廣,造型新穎,車站2樓有7-11
員林鐵路高架化,高架化後的員林火車站,有如高鐵站的豪華
上面還有漂亮的藝術裝置做擺設喔!不知這造型藝術品代表何種意義?
出入口彷彿身在台北捷運站,整個為車站加了許多分~
跟收票員來張合照
火車站的最大亮點就是這幅彩繪
莒光號的彩繪就在地上展現出來
車站外觀挺漂亮的,很有流線造型
員林站是中部地區第一個鐵路高架化之車站
於2014年11月2日切換成鐵路高架化。
因此原有舊的原貌,與新的樣貌成功接班,揮別過去成為回憶
這是舊車站,回憶一下
把火車站打造出很有設計的感覺
車站前有Ubike可供租借
車站附近商家都很有時尚感
本預計30分鐘拍照,但是因為這些時尚造型商店太吸引人了
拍照拍到忘了時間,等回到車站已經超過10分鐘
只好搭下一班車,再繼續拍照吧!
這是一家時尚玩髮沙龍
以前坐火車都是趕著買票搭車,偶爾這樣看看每個角落,也是一種幸福!
這是一家時尚婚紗店
收兵,回到車站,回憶以前的舊車站,一樣的椰子樹
思緒回到三十年前學生時代,在這車站進進出出的青澀年華
再度買完車票之後準備進站
站長室,平常搭火車總是匆匆忙忙,肯定不會去注意他
今天的心情不一樣,輕鬆悠閒,跟可愛的站長合照
等車的空檔,好好抓住時間拍照
平常絕不會對牆上的藝術畫多看一眼
難得忙裡偷閒,盡情的拍照吧!
展開笑容,人生就是這麼的快樂
但是可不能為了拍照再錯過班車,算算時間該回月台
月台整個挑高許多,而且相當的美麗,重點整個超級像高鐵站
不一樣的員林,從這裡~將為彰化人開啟幸福之路
與辛苦的站務員合照
這是北上的列車
長長的車廂有著很忙碌的過去與將來,這就是員林車站
跟辛苦的清潔人員合照,感謝他們對車站的環境清潔維護
每次來到車站總會望著火車等火車,期待著每一班火車進站
火車進站,將帶著我們到下一站-永靖站
第五站:永靖-田野彩繪篇
剛在大村期待的月台旁會有稻田,這畫面竟然在永靖月台出現了
一走出車廂,月台旁是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
走上天橋
好復古簡單的天橋
走過天橋到月台另一側,發現永靖車站並沒有售票大廳,就只有月台
走下階梯,靠馬路邊的第一月台延伸的月台璧面上都是小朋友的列車壁畫,充滿童趣
好可愛的火車頭,這些都是出自永靖國小孩子們的巧思繪畫
這地方不大,也還好剛才員林的誤時,讓這一站只有10幾分鐘的拍照時間
其實永靖車站離永靖尚遠,這裡地名是永興,只是因為車站位於彰化縣永靖鄉,所以冠其名為永靖車站
彩繪以火車車廂連接,很有意思
這幅很有過年氣氛,好熱鬧的畫面
永靖是一個設有一對相對式月台、兩條路線的小型車站。
站內唯一的一座建築物是設有頂棚的跨線天橋,與月台上的雨遮,沒有另外設置車站站房。
位於車站西側的永崙路及東側的崙饒路是車站的出入方向,路旁散布著住宅民房,車站東側大多為水田為主的農業用地。
站在這裡看著綠色稻田,氣圍真的很棒很輕鬆
永靖站沒有售票,所以出入都用刷卡方式。
用悠遊卡,若沒有悠遊卡的乘客只能先上車後補票
列車緩緩駛來,接我們前往下一站-社頭
第六站:社頭-織足藏樂篇
「社頭車站」好像有重新裝修過!似乎少了那麼點懷舊氣味
社頭是襪子的故鄉,每個地方的車站,都有當地特色的縮影
車站前有棟古色古香的建築叫「同仁社」,以前的名字叫「同仁社通運股份有限公司」,現在則成了「台灣織襪文物館」。
大正14年(1925)社頭蕭園創辦同仁社,以鐵路運輸業務為營業項目,主要運輸蔬菜、肥料及五穀等物品,目前所保存的同仁社建築則是當時營業辦公室。光復後,民國47年同仁社蕭園之子蕭五常將其改制為同仁社通運股份有限公司。日後,因公路運輸的便捷,使得以鐵路運輸的同仁社轉而沒落。
古色古香的同仁社,建物形式頗具特色,有將近100年的歷史,原作為鐵路運輸會社使用,逐漸荒廢,閒置30餘年後,彰化縣文化局為保存社頭鄉少數僅存的日治時期精美建築,將同仁社登錄為歷史建築,由彰化縣社頭織襪產業發展協會爭取作「台灣織襪文物館」,於100年9月10日重新開幕。
自從二次大戰後,鄭氏父子於社頭創立第一家『勝利織襪廠』開始,開啟社頭鄉成為『襪子的故鄉』序幕,60年代社頭襪子佔全台七成,外銷成績亮麗
社頭人有一句話說:「剃頭婆,看風水;社頭兄,看大腿」,給了襪子的故鄉社頭最好的證明。
這同仁社是一棟百年建築,裡面展示許多織襪歷史,還有織襪機器
裏面展示著許多代不斷改良的織襪機
社頭鄉目前約有350家織襪工廠,數量占全台灣之冠。
社頭鄉每年織襪產量,占全國總產量80%以上,更行銷全球百餘國,同時也量產出數百位織襪董事長。
社頭的織襪產業,發展至今已有一甲子的歷史,是全台產業聚落形態最明顯的鄉鎮,相當具有特色。
彰化縣社頭鄉是台灣織襪工業發展 40年來的大本營,這裡出產的襪子可是幾乎佔了全台90﹪的產量!60年代,社頭襪類產品全盛時期,台灣有60%至70%的絲襪由社頭生產供應,產品品牌包括華貴牌、佩登斯、琨蒂絲…等。包括男女用襪子、褲襪、最流行的網襪、及小孩的襪子、洋娃娃的襪子,都可以在社頭的織襪工廠裡找到,可說是全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大半穿的是來自社頭人手下綿密織出的襪子。
社頭織襪產業另一個特色是外包制度的運作,分工合作,垂直整合,化整為零,把客廳即工廠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大多數家庭都在襪子的生產流程中扮演某一個重要的角色,客廳裡都堆著各色的襪子,難怪社頭人會說:「剃頭婆,看面水;社頭兄,相大腿。」正說明了社頭是襪子的故鄉。
中台灣有句俗諺,社頭鄉有三多,襪子多、芭樂多、董事長多!
值得一提的是社頭鄉有一名鐵路達人開設鐵路主題餐廳蒐集大量鐵路文物,連台灣鐵路管理局都自嘆不如,那就是福井食堂。
隔壁有一家展售服務中心,裡面有賣各式各樣襪子
價格平價,樣式多元化,任君挑選購買,參觀一下很不錯
目前,社頭同仁社委託在地的彰化縣社頭織襪產業發展協會,進駐營運,並規劃為「台灣織襪文物館」
來到社頭認識一下織足藏樂,也算是另一種體驗。
所以來社頭,看襪子就沒錯啦!
不論是性感的網襪,美美的絲襪,功能襪,甚至是可愛的襪子娃娃,都是應有盡有!
看完了襪子,算算時間也該啟程
假日的社頭車站,搭車的遊客真的很少
列車進站,準備到下一站-田中站
第七站:田中站-稻香篇
田中火車站原舊名為「田中央驛」,原為一大片水田中央闢建村莊之意。西元1905年(民國前七年),田中央站開始營業,木造平房且當時並無月台及其他副屬設施,為第一代建築物;西元1920年隨第名更改為田中站;西元1936年加蓋第二層樓─有五個三角形屋頂為其特徵;直到1964年站房擴充改建,1999年省府撥款交通建設基金,對原站體加已修繕才為今日所見的「田中火車站」外觀。
車站大廳掛著台鐵集集線與日本千葉縣的夷隅鐵道締結姊妹鐵路的看板。
日本夷隅鐵道位在日本千葉縣房總半島,為地方鐵道,全長26.8公里,本為官營,曾一度考慮廢線,後來改為民營,路線、長度營運背景與地方景觀類似集集線,因此締結為姐妹鐵路,夷隅鐵道是當地民眾假日踏青的熱門景點,台鐵規劃購買集集線一日週遊券,到日本就能免費搭乘夷隅鐵道列車。
夷隅鐵路的標誌原本是只有拿著矛的人偶,為配合雙方締結姐妹鐵路,台鐵特別為集集支線創造了1個相對應的人偶,同時為雙方的人偶都創造了1個象徵友誼的盾牌。
集集鐵路全長29.7公里,是台灣最長鐵路支線,集集線是繼101年台鐵蒸汽機車CK124與日本JR北海道 C11 171締結姊妹車,102年臺北松山站與日本四國松山驛締結姊妹站,103年平溪線與日本由利高原鐵道鳥海山麓線締結姊妹鐵道後,一系列的合作規畫
一般日本人來台旅遊,大多會搭乘平溪線,但集集線沿線除了山川景色外,在近代史上與日本關係深厚,日月潭發電系統相關的歷史以及留下的設施包括:集集鐵路、車埕發電廠、日月潭水庫、武界壩;日據時期在集集鎮留下的樟腦出張所;集集的天皇御用蕉等,以及日人喜愛的溫泉、阿里山、玉山都近在咫尺,這些都是最好的觀光資源,而且都圍繞著集集鎮,
今年剛通車的彰化高鐵站,就設在田中,因為位址偏遠,便利不及台中烏日站,尤其高鐵烏日站和台鐵是共構車站,從彰化搭台鐵電聯車到新烏日站只需九分鐘。
另外彰化高鐵站一小時才一班車,寧願多花點錢到台中站搭車更方便又快速,每小時南來、北往都只停靠一列車次,站區經常空蕩蕩,若錯過還得等一個小時,根本無法趕上重要會議,所以彰化高鐵站沒有達到預期的效益。
車站前的「田頭水文史館」為以前台糖五分車田林線的田中站站房主體,原位於現今田中車站旁,後因車站改建遷移至田中車站前公園廣場。
建築全部採用紅檜上等材料製成,門旁懸掛「田頭水文史館」招牌,館內陳設木製桌椅和置物架。
歷經八七水災、九二一大地震與強颱等天災,迄今保存良好、絲毫無損,已登錄為歷史建築。
田中火車站前有一幢可愛的日式小木屋,主體使用台灣紅檜等上等材料建成,為當年糖鐵的車站「五分仔車站」,往西直通至芳苑,是沿途鄉鎮居民的交通要道。現今作為田中觀光發展協會,名為田中稻站。
好熟悉的田中稻草人-阿草又出現在田中車站旁的田中稻站,田中稻草人是2015年12月彰化縣田中鎮喜迎高鐵彰化站開幕,望高寮首度舉辦「稻草人藝術節」活動,當時有20座大型稻草裝置藝術現身在一大片稻田中,好壯觀
看到這二個稻草人,高興的與稻草人拍照,興奮之餘將帽子掛在稻草人手上
拍完照之後卻忘記了帽子,等到要上火車時才想起,帽子咧!
此時列車到站,只能先上車再想辦法
現在網路真方便,上網搜尋田中稻站的電話
先請稻站的服務人員暫時保管帽子,下午回程時再去取回
先上車往二水,才不會影響下午的二水鐵道追風自行車之旅
搭著彩繪列車往二水
看看鏡子裡的你我,還真有趣
第八站:二水-鐵道追風之旅
二水車站屋頂上有台火車造型的Logo,真特別!二水站建於1905年,初名「二八水」。1920年改為「二水」,少了一個字簡潔許多,但卻沒有原本那麼傳神
車站前請人幫我們拍合照
這位媚媚還真熱情,主動幫我們換了好多種姿勢
來到二水11點不到,中餐就在這家二水有名的大明火燒麵,「大明火燒麵」位於二水消防隊斜對面,正對面即是舊的中山堂,距二水火車站不遠處。店門口實在是很不起眼,沒有顯著的招牌,也沒有華麗的裝飾,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焦味」炒麵,令人愛不釋口。
火燒麵與一般的什錦炒麵乍看頗為相似,看似無奇的炒麵,因烹煮時大火伺候而有「火燒麵」之稱,品嚐入口略帶「燒焦味」,口感獨特非凡。
「火燒麵」可說是彰化二水當地最具特色的地方小吃,特殊的「燒焦」口感,遠近馳名,慕名而來的饕客,更是絡繹不絕。香噴噴的佳餚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頤。 火燒麵是怎樣的『燒』法,其獨特特處就是烹調的過程中是以「熱鍋」及「大火快炒」為其特色,就是要將麵烹炒像火燒過一般,鍋底經過大火燒過,形成一層厚厚的「臭火燒」的鍋巴,這種大火燒過的燒焦味,就是火燒麵獨具的口味。
火燒麵那一股淡淡燒焦口味,令人回味無窮,在寧靜鄉鎮角落成了在地家喻戶曉的傳香美味,既然招牌主打火燒麵,就來看看老闆是怎麼燒麵的,沒多久,鍋子出現大火,老闆不疾不徐的繼續炒麵
老闆對火燒麵烹炒過程以出神入化火候掌控,麵本身並沒燒焦,微辣香Q,特別又帶勁的古早焦味,垂涎美食就是一口接一口。
除了火燒麵之外,老闆還有幾道拿手菜,例如炸粉腸、炸魷魚、炒花枝、脆筍排骨、蚵仔酥、粉腸湯 、虱目魚湯、下水湯、蚵仔湯等等,以滿足到訪饕客的味蕾。酥炸粉腸外酥內嫩,又香又Q
特色美食未必是高檔消費,這裡色香味齊備美味可口,價位更是相當平易近人,不僅二水鄉親喜愛,許多外地遊客也會特地來這兒嚐鮮解饞呢!
中山堂位於大明火燒麵的對面
從火車站對面逛逛街
火車站前光文路上的巴洛克建築
二水國小後門
走進後門,旁邊有民宅與學校共處
往前走就是校園
二水國小百年校慶紀念司令台
走回到火車站前租輛單車
再到旅遊服務中心拿張地圖準備二水鐵道追風之旅
中午12點開始出發,還好太陽不是很大,否則鐵定熱爆
很棒的鐵道追風之旅,晚餐在社頭福井食堂吃簡餐畫下完美句點
5點半晚餐
回到彰化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