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中的杉林溪,杉林溪一到下午總是飄起薄薄的一層濛霧,好有詩情畫意
杉林溪為了紀念經歷民國八十八年、西元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重創而重建完成的園區,特地石井磯上方與松瀧岩前分別設立八八吊橋、九九吊橋,做為杉林溪浴火重生後的歷史
藉著賞楓的理由,再度跟著遊覽車來到杉林溪
不管是夏天還是秋天,下午的杉林溪總是迷霧濛濛
杉林溪融合了天然美景與人文建築的巧妙,穿梭其間
吸收大自然的芬多精,腳步就輕了許多
從停車場出發往青龍瀑布~石井磯方向
輕輕走在安和橋上往溪中望去,濛起一層薄紗
碧綠色的溪水沈浸在雲霧之中,這幅畫面讓我想起大陸江南烏鎮水鄉
橋下一隻隻白鴨悠閒在溪中戲水
提供溫馨的小木屋和大飯店,很適合來在這裡住上一晚,再享受醒來時薄霧圍繞的愜意
回望迷霧中的小橋身影
對面一排遊覽車淡淡濛濛的倒映水影
沿步道慢行,享受天然SPA,猶如置身仙境般的自然、美麗
一群好友就這樣相偕而行,享受人生,煞是幸福
來到交叉路,往右是石井磯,往左是越嶺古道,直走是青龍瀑布
若是時間允許,走一趟越嶺古道回到聚英村也是很不錯
大夥討論結果,還是選擇走石井磯回到收費站
石井磯位於八八吊橋處
早上走過松瀧岩的九九吊橋,下午來到石井磯的八八吊橋
為了紀念民國88年921大地震,所以新建的橋用88橋命名,有紀念性又有發發的吉祥味
窪窪如水井般石洞的石井磯係為長期受溪流侵蝕而形成的景觀,又名盤古石井
走在88橋上望向溪中的十多口石井
流水夾帶砂石,長年累月沖積,水穿石景有如鬼斧神工,印證中國功夫以柔克剛的神奇。
千百年流水能將岩石刻劃成溝,石井磯十多口,最大口井深五公尺半
八八橋籠罩在一層層薄霧裡,感覺好美
蜿蜒在吊橋下的流水,磅礡於青龍瀑布中
湍流在山澗裡的溪水,穿梭在石井磯上的清泉
幻化著至剛與至柔的智慧與靈性,流淌成一首詩,渲染成一幅畫
成全了文人墨客的長歌短吟與筆墨丹青
吊橋筆直延伸入濛霧中,看不到盡頭
杉林溪的俊秀,彷彿聽見『山在歡呼,水在笑』
石龜飲露
迷霧中要找尋石龜,還真的是很困難
杉林溪風景之美的寫照就是山青水靜,山魂如詩,水魄似畫
夾道綠樹參天 山嵐聚集
能屈能伸,孟宗竹筍雙轉彎後,貫穿木頭向上成長
秋意在杉林溪處處留情,瀑布的陰離子,柳杉林的芬多精
流水潺潺,鳥鳴啾啾,徜徉大自然,活出隨性
給自己一個慵懶的理由,讓身心靈獲得紓壓。
走過石井磯,又想到遊杉林溪而不覽青龍瀑布,乃一大憾事,此時只能靠回憶
杉林溪入口處葉牡丹排排站,展開雙臂迎賓
葉牡丹和原產於南歐的高麗菜其實為同種的,是從歐洲改良而來的觀賞用高麗菜,只不過生長後不會結球,而他的葉片呈一片片如牡丹,所以稱之葉牡丹。
葉片在溫度15度C以下才會漸漸著色(原為綠色),然後日日擴大著色的範圍,直到深冬就變成一朵朵碩大而色彩鮮麗的"花,其實我們所觀賞的是葉片,他真正花乃是類似油菜花不起眼的十字形科。
葉牡丹和平地所見的紫色高麗菜沙拉盤中可以添加的選擇之一,卻又是不一樣的東西哦!葉牡丹的纖維較粗糙,不太適合拿來食用,主要作為插花用的花材。
葉牡丹是溫帶及寒帶地區,是較能耐寒的花卉植物,尤其在冬季冰雪嚴寒的侵襲下,萬物凋萎之際,唯有他能保持鮮豔美麗的色彩,所以冬季時的花壇常常看到他一枝獨秀!!
葉牡丹與一般高麗菜是近親,幼苗時期像極了甘藍,但長大後並不結球,葉片著生紅、白、黃、紫紅等色,品種也因葉片不同而分
葉牡丹生長強健、擁有從冬至晚春的長觀賞期,當遇低溫葉片轉色後,會變化出「造型的」面,增添冬季花壇不少的顏色;春天時會開出淡黃色花朵,樣似蝴蝶般可愛
11月來杉林溪,可以賞楓也可以看到葉牡丹,真好
賞楓趣感受濃情秋意,葉牡丹送來園滿祝福
杉林溪賞楓之旅接近尾聲,慢慢從收費站走回停車場
咪咪遊覽車就在路旁等著我們
有時搭遊覽車也是一種幸福,不用自己開車又可以在車上歡唱,真好!
~~~~~~~~~~~~~~~~~~~~~~~~~~~~~~~~~~~~~~~~~~~~~~~~~~~~~~~~~~~~~~
連接相關文章【杉林溪訪天地眼-春天】
【杉林溪牡丹貴人】
【福壽山農場賞楓】
【四川九寨溝】
【忘憂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