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搭乘花東遊輪式公車,這次搭東海岸線8101A,台灣好行平民價高級服務遊覽車一日遊,有車上導覽,首先小野柳奇岩海岸欣賞豆腐岩及加路蘭,再來到阿美族民俗中心,滿滿秋意濃的台灣欒樹繽紛多彩,原住民16族中,台東就有7族,並以阿美族為最大族,停留1小時欣賞阿美族表演節目,認識了鼻笛,一般除了用口吹笛子之外,見識到也能用鼻吹笛子,真不可思議,成功漁港午餐,並趕上中午漁貨搶拍畫面,下午三仙台,因整修封閉許久的三仙台於今年重新開放,走走八拱橋,欣賞由珊瑚礁所構成的海岸地形,明天金崙泡湯後回程,結束四天花東環島自由行。
今年花東旅遊補助,從7月開始一直到11月,每個月都可以補助一次1000元住宿費,上月搭配花東遊輪式公車三日遊【(一)縱谷花蓮線303D~~豐之谷自然生態公園】,感覺不錯,這個月繼續安排花東之旅四日遊,第一天【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鏡面隧道洞口倒影好好拍】,第二天【台東秘境景點「金樽陸連島貓洞」天然的貓咪海蝕洞】,第三天遊輪式公車東部海岸線8101A【東部海岸線(一) 小野柳&阿美族民俗中心】【東部海岸線(二) 成功漁港&三仙台遊憩區】,第四天金崙米之谷泡湯【台東金崙米之谷泡湯~~高雄泡湯後花園】,下午搭火車回彰化, 結束四天花東環島自由行,值得一提就是花不到2千元的行程,這要感謝花東旅遊補助。
昨天搭8101往成功方向,在的成橋下車,前往陸連島貓洞,今天搭8101A遊輪式公車,三仙台一日遊。
如果想要確定有座位,則需要上網訂票,有全票及半票,東部海岸線及玉長豐濱線訂票網址【https://www.hodiway.com/tw/line2.php】
東部海岸線每站停留時間表
優惠票250元
線上訂票名額只有20個,原本以為是中巴,結果是大型遊覽車40個座位,也就是說另外保留20個座位給現場排隊刷悠遊卡免費搭乘的遊客,但是現場排隊的人很多,所以不保證全部都能上車。
所以我還是選擇網路線上訂票比較安心
昨晚夜宿台東車站附近的歡樂心民宿
首先要感謝民宿老闆昨天中午親自到車站幫我們拿行李,讓我們可以輕裝搭上公車遊貓洞。
餐桌上有提供一張早餐店資訊,轉個彎就到了
紅綠燈早餐店
前往台東火車站
車站前廣場有一座3層樓高的裝置藝術,是以蘭嶼達悟族勇士銀頭盔造型,外觀使用鋁合金材質,看起來光彩耀眼,銀盔穿戴時會罩住整個頭部,正面有兩個方孔置於眼睛部位。在飛魚季剛開始的時候,男子也會手持銀盔在海邊向海招揮,邀請魚群、祈求豐收之意;同時,將銀盔懸掛於魚架上的魚乾中間,則有尊敬魚類而誘集魚類的意義。
達悟族男子會在重要場合(如新船下水、新屋落成、驅靈或招飛魚等儀式),配戴家中珍藏的銀盔,也會在海邊用銀盔向海招魚以祈求豐收。蘭嶼並不產銀礦,因此來自島外的銀,經過當地族人的轉化,被賦予了當地的文化意義,打造成具有靈氣的銀盔。
站前已故名雕塑家楊英風作品「開天闢地」已移到車站左側,如此一來,火車站後方有山有椅背、左前方有雕塑作為扶手,前方又有山脈充當官印,前途不可限量。
車上配有全程導覽,台灣好行平民價高級服務遊覽車一日遊,真不錯!
來到第一站小野柳,導覽員要先拍團體照,回去好交作業。
小野柳園區內設有遊客中心、賣店、露營區與海邊步道等。
到了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可先到遊客中心,了解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生態的演進及變化過程。
停留時間很短,決定先往海邊步道欣賞奇岩怪石,若還有時間再回來遊客中心。
漫步海邊步道,沿途可欣賞遍生白水木、林投、黃槿、海棗等海濱植物,還可聽見不時傳來的悅耳鳥鳴聲,走在椰林步道上,除了可以感受到山林幽靜的氣息,還可以聽聽浪濤的自然樂聲!
小野柳位於富岡漁港北方海域,是東部海岸最南端的風景據點,因為地形和岩石在種類上,與北海岸的野柳外貌相似,因此被稱為「小野柳」。天氣晴朗時,從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可以清楚地看見約33公里外的綠島,以及富岡漁港出航蘭嶼的交通船!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海岸是由厚層砂岩與薄層泥岩交互沈積,因為地質構造的變動,使得巨大砂頁岩上下倒置,珊瑚礁又覆蓋上去,海浪長年累月的侵蝕沖刷,外貌上形成規則起伏,岩層面的節理也出現非常清晰的幾何線條,呈現出造型奇特的地質現象,包括單斜脊、蜂窩岩、龜陣岩、豆腐岩、蕈狀岩等各種景象綺麗的奇岩怪石,宛如天然雕刻公園,讓人嘆為觀止!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海岸是由厚層砂岩與薄層泥岩交互沈積,因為地質構造變動,海浪長年累月的侵蝕沖刷,使其在外觀上呈現出多樣而奇特的造型。
來到這裡欣賞不同類型的奇岩怪石、觀海聽浪,經過地殼抬升與海洋千年侵蝕沖刷下,造就了吸引旅人眼光的豆腐岩、蜂窩岩,而因岩層風化打造出各種奇岩怪石,其中以大眼蛙、駱駝石、龜陣岩最為著名,是來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必拍的地景之一。
如果時間充足,可以在海岸邊尋找大眼蛙的蹤影喔!
尤其是豆腐岩更是必拍的點
小野柳屬於砂岩岩層,可以看到很多長相奇特的岩石地塊,這些都是經過數千年地殼變動、海浪侵蝕沖刷而成的地景,就像是大自然在這裡恣意作畫雕刻。不過也提醒如果要走進來拍照務必注意腳步,畢竟地面很不平整。
因為有著因為地殼變動與海水侵蝕而成的瑰麗景觀,各種奇岩怪石絕對讓您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進入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斜式屋頂造型的遊客中心,遊客中心內的地質展示館,以生動的地質模型、寄居蟹生態模型、富岡港港好社區遊程等,介紹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
遊客中心內有大量豐富的地質資料,包含小野柳特殊的地質景觀,及海岸山脈形成與演進的過程。
可以先透過小型的小野柳模型,初步對岩石區域有概念。
第二站來到加路蘭,區內延續著風化、海蝕景觀,海岸線條紋路特殊,草地上也有不少漂流木裝置藝術作品,是東海岸之旅必遊之地。
來到加路蘭除了欣賞自然美景之外,區內也有不少由漂流木所組成的裝置藝術作品,這是2020年來此的藝術裝置【台東加路蘭遊憩區】
最近又多了加路蘭遊憩區大地藝術作品「月亮住在海裡」
加路蘭擁有一大片寬廣的草坪、休憩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不但提供了東海岸旅行的最佳休息站,這裡美麗的海岸景觀與獨樹一格的裝置藝術,成為熱門的拍照景點。
尤其是這一座類似鐵達尼的觀景平台是每次來此必拍的點。
若時間充足的話,可在海邊散步聽浪聲、吹海風,一邊迎著和煦陽光渡過悠閒時光。
加路蘭它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karon(洗頭)加上an(場所),拼起來就是「kararuan」(族人洗頭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
加路蘭原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機場時的廢棄土堆放區,後由東管處經多次規劃整理後,成為現在的「加路蘭遊憩區」。
第三站來到阿美族民俗中心
滿滿秋意濃的台灣欒樹繽紛多彩,原住民16族中,台東就有7族,並以阿美族為最大族。
阿美族民俗中心在西元1995年(民國84年)11月興建完成,主要建築之祭屋及家屋,是依據日本民族學家千千岩助太郎在西元1943年(民國32年)於花蓮縣光復鄉調查的手繪圖,仿造花蓮縣太巴塱社的祭司住家搭建,走訪這裡,可看出阿美族特有的居住文化。
阿美族民俗中心位於東管處都歷處本部旁,佔地約2公頃,園區中設有戶外表演廣場、可供2千人觀賞的戶外看台、射箭體驗區、阿美族傳統家屋等,目前由Amis旮亙樂團做經營,到此欣賞阿美族傳統歌舞表演,體驗阿美族文化的好去處,也是親子景點遊樂的好地方。
除了逛逛特色建築,了解阿美族的建築之美以外,民俗中心還有部落文物展、手工藝品、特產展售、美食服務等,最後也不容錯過定時的免費展演,嘹亮的歌聲,搭配以阿美族特有的旮亙(竹鐘)、鼻笛等樂器演奏,重現了阿美族最原味的音樂。
在這裡認識了鼻笛,一般除了用口吹笛子之外,見識到也能用鼻吹笛子,真不可思議!
下次若有機會拜訪時,不妨等候一下,來欣賞Amis旮亙樂團的表演吧!
阿美族民俗中心─忠實呈現阿美族傳統建築特色
東海岸唯一保存阿美族屋舍的「阿美族民俗中心」,將阿美族以芧為頂、立竹為壁的傳統家屋特色,以及族傳統建築的格局及用途,包括祭場、祭屋、家屋、眺望台及表演廣場等,忠實重現於東管處都歷本部旁。
阿美族民俗中心─阿美族特有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