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2年8月3日至9月3日,在美學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草原斑馬聯展-新e世代的文化視野」,展覽與中國文化大學合作,邀請該校美術系李錫佳教授策展,並由美術系8位青年藝術家共同展出49件作品。
彰化生活美學館這檔期由李錫佳教授策展,並帶領美術系8位青年藝術家聯展(草原斑馬),導覽志工以淺顯易懂方式,讓托兒所小朋友聽懂並熱烈互動,讓藝術成為最美的畫面~~
展出的作品媒材形式多樣,涵蓋油彩、壓克力、炭精素描、纖維編織、複合媒材等,作品題材多元,各具個人風格。
參與展出的藝術家皆出生在千禧年前後,李錫佳教授認為,這一群藝術家所成長的時代有著資訊流動便捷、社會環境變動快速的特點,而他們能以自己擅長的創作方式來觀察世界、表達觀點,形成屬於這個世代的創作特色與藝術視野。
展覽策展內容著重於探討每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根源與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創作者如何從內在出發,結合個人經驗去探索外在的真實世界,並將他們的觀察及想像經由創作來與觀者溝通。
本次展覽以「草原斑馬」為題,策展人將藝術家比擬為在草原上奔跑的斑馬,他們對於藝術創作充滿熱情,性格自由不受拘束,且皆有其個性與思想,造就了藝術創作的多樣性。
草原則象徵每位藝術家都有其創作根源及觀念,作品除了形式呈現,也是創作者內在精神性的展現,當藝術家能將對外在生活的發現與體驗進行轉化,透過作品表現情思,並在展覽中引發觀眾思考,產生對於美的共感,將能展現藝術的社會價值與教育價值。
陳巧芹、林思媛、宮羽辰體察身體感受,透過畫作將感官與情緒具體呈現,李欣頻藉由創作療癒過往,感受當下存在的真實性;歐懿瑩以動物的眼光探索內在心靈與生命歷程;余沛宜以編織結合複合媒材,在創作的過程中回顧與整理過往的記憶;林子慶以微觀的角度描繪自然,返回自身尋回心靈的寧靜;李宗佾重視藝術創作的自由與純化,展現繪畫的線條節奏與色系間的碰撞。
李錫佳教授學術專長為表現主義及老莊自然哲學,作品和文章發表無數,此次展覽中亦帶來精彩的創作。
宮羽辰~~情緒發洩I
宮羽辰~~情緒發洩II
宮羽辰~~情緒發洩III
林子慶~~低語
林子慶~~相遇
林子慶~~序
林子慶~~幸運草
林子慶~~拾起光陰的碎片,去細數那些曾經勇敢的時刻
歐懿瑩~~無意識領域
歐懿瑩~~浮水貓
歐懿瑩~~走出夢境
李宗佾~~~綠色的海水
李宗佾~~~窗外的風景
李欣頻~~~從心.重新
李欣頻~~~我是誰
余沛宜~~觸及缺席
余沛宜~~觸及缺席
陳巧芹~~畫地不為牢
陳巧芹~~畫地不為牢
林思媛~~緒.流
林思媛~~緒.流
李錫佳~~河之岸
李錫佳~~寂靜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