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櫻花開的季節,走在東埔-八通關古道上,仰望櫻花伴著藍天白雲的天空,八通關(Pattonkan)其音譯是原住民鄒族(曹族)語中的玉山,傳說鄒族(曹族)祖先原住於玉山之顛,因此命名為八通關。
同治十三年,日本藉口牡丹社番殺害琉球海難漁民,大舉進犯,清廷只得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交涉。事後,沈葆楨力主開山撫番,於是兵分三路,自北、中、南三線開闢道路通達東部。中路由林圯埔(南投竹山)經東埔、八通關,到璞石閣(花蓮玉里),於光緒元年(1875年)由總兵吳光亮率領飛虎軍,歷時十個多月完成,全長約152公里,即今所稱「八通關古道」。
八通關古道是台灣現今唯一一條橫貫東西向的一級古蹟,從南投東埔這裡,一路通到花蓮玉里,全程要走幾天幾夜,不過現在整條古道的路況只有東埔到八通關路段比較良好,也是一般遊客走的路段,再往後因為路線太長、年久失修,加上多次颱風的侵襲,崩塌處不少,而且過了雲龍瀑布之後要再往前就得要經過申請才能進入,所以我們的目標也就是只走到雲龍瀑布。
3年前來過一次【東埔溫泉--雲龍瀑布及父子斷崖】這次幾個排舞隊朋友一起相約參加彰化縣山協登山會活動,很快樂
遊覽車停在東埔吊橋停車場,出發前先來一張七俠女的大合照
經過2小時的又驚險又興奮的路程來到雲龍吊橋,沿路欣賞美景,按一個讚
雲龍瀑布一共有三層,總落差達100公尺,第一層從山間往下落的瀑布,高度落差有30公尺。
橫跨瀑布的鐵橋,一邊就是瀑布第一層,另一邊就是往下的瀑布第二層,站在橋上往下看,第二層瀑布的水流氣勢相當磅礡,水聲轟隆隆作響。
這條步道走起來坡度起伏並不大,大部分的路段都還蠻平緩好走,走起來也很舒服,只不過整條步道多是沿著高聳險峻的山壁鑿出來的,不只山壁陡峭,因為地質岩層的關係,容易坍方落石,加上受到颱風的摧殘,有部分路段走起來比較驚險一些,讓我們走得比較心驚膽跳的。
整條步道經過十幾座橋段,尤其這一座木橋有些傾斜而且損壞,在此表演一段狗爬式的畫面
八通關古道的入口就位在東埔熱鬧的溫泉飯店區過後沒多久,經過一個隧道之後旁邊的斜坡上去,附近並沒有停車場,建議停在東埔吊橋旁邊的停車場
走過東埔吊橋經過東埔一鄰到登山口,只要10~20分鐘的路程
吊橋的那端有賣農產品
開始今天的八通關古道-雲龍瀑布之行
步道上杜鵑花陪伴著
往山下看著東埔一鄰聚落
今天的行程景點除了終點站氣勢磅礡的雲龍瀑布之外還有中途經過路段驚險的父子斷崖
接上柏油路
往後看東埔溫泉區就在對面,下午回程時再進入溫泉區
沿著櫻花夾道往登山口前進
雖然這稀稀疏疏的櫻花沒有武陵農場粉紅佳人的震撼也沒有草坪頭的花與茶的饗宴之美
但是能讓登山客陪伴著,也是很快樂的了!
能相約出遊就是一種緣份,感謝排舞隊大姐的安排,讓我再一次來到東埔-走八通關古道
櫻花樹下拍照留影
看著層層山巒,心情輕鬆,讓腳步變慢,反而不覺得累
山林中的聚落
進入登山口第一個步道大轉彎處休息
休息間拍到這張陽光中的樹林之美
再一個轉彎,熟悉的畫面就在眼前,愛玉小站,因為我來過多次
從登山口走一小段路就會經過愛玉小站,來走八通關古道的人都一定會來一碗愛玉。
來杯涼的也休息一下,除了野生愛玉,這裡還有野生山粉圓,也有在賣愛玉子、山粉圓、靈芝等等的原料,可以買回家自己製作。
這家愛玉小站在此已經數十年,屹立不搖,已經是登山客最熟悉的駐足點
許多登山隊將布條綁掛在愛玉小站裏,赫然發現有彰化縣健康登山會的布條,健康登山會跟山協是不一樣的登山隊喔!
離開愛玉小站,開始一連串的緩升坡
來到愛玉小站是1公里,剩下3公里的艱難之路
身上背著大背包,除了中餐的泡麵、麵包還有人帶著零嘴,薯條,可樂果,水果,甚至是香腸還有豆干,真是大滿足
傳說中的父子斷崖路段就在前面,東埔斷崖即父不知子斷崖,又名父子斷崖,位於八通關古道步道段,東光上方之峭壁,因其特殊地質驚險、落石不斷,即便如父子兩人同行至此,也無睱照應彼此,而有「父不知子」的傳神名稱。
從步道旁的簡易護欄可以看得出來這處坍塌已經有經過搶救與整修
不穩定的岩層還是造成幾個地方護欄已經開始往下傾斜,很難想像未修復前是有多麼的柔腸寸斷,而且沿路碎石落滿地,很容易打滑,尤其回程下坡時更是要小心
一旁陡峭裸露的山壁,看起來也有點嚇人,我們一步一步踩穩、快速通過
經過第一處崩塌區後有一個比較寬廣的休息區域,有不少木頭椅可以稍微休息、平緩一下緊張的心情,這裡立了一個立牌,前後這一段步道是八通關古道有名險峻的父子斷崖,又叫做父不知子斷崖
這裡是斷層地形所經過的地方,因為是斷層面峭壁,岩層脆弱、山壁容易落石坍方,地勢非常險惡,說是如果父子兩人同行,通過時也無法互相照顧,因此得名,又有一說,如果兒子掉下去山谷,站在上面的老爸可是看不到山谷下的兒子,不過現在在工程人員的努力之下,在比較險峻或是路徑較窄的地方大多都會設有護欄或是在山壁上固定上鐵鍊,只要多加小心應該是蠻安全的。
休息片刻起身往前行
因為天氣非常好,走起步道來心情也特別愉快,步道沿著山壁時,視野開闊,四周的大山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步道彎進山林裡時,則有茂密的大樹遮蔭,風吹來還涼涼的,好舒服。
欣賞山林美景及聚落
經過險峻的關卡,走這種路,腦海總想到一句成語「一失足成千古恨」
但是眼前秀麗的風景似乎可以讓人稍微放鬆,陳有蘭溪切過山谷間形成的V型河谷,是八通關古道上數一數二的美景之一。在東埔3K左右為陳有蘭溪V型河谷最佳欣賞處
八通關古道沿者陳有蘭溪往上,陳有蘭溪為濁水溪最長的支流,發源地為玉山。近幾年來只要有颱風橫掃中南部時,相關的災害、土石流新聞多少都提及。
步道上有不少以木橋或鐵橋橫跨或是建於山壁上,一旁就是高聳的懸崖,走起來讓人心跳加速
有些修復比較好的橋會有編號,大概有十幾座
有些步道路面較窄,身旁是岩石裸露的山壁,腳下則是樹都已經傾斜的崩壁
最窄的地方還沒辦法雙腳站立,一定要一腳一腳往前無法停下來
經過一座又一座的木橋
橋下方可是很深的山谷,多虧了步道工作人員的奉獻,沒有這些橋,還真不知道如何走?
尤其這一座橋有些傾斜又有點損壞,上演了一段狗爬式的戲碼
就在這一路驚險的過程來到最後一座橋
往左邊看是雲龍瀑布的第一層瀑布
瀑布下有許多遊客在此用午餐
站在橋面上往右邊看流下的是第二層瀑布
往前面看是雲龍吊橋,從雲龍吊橋往這邊看瀑布才是最佳的觀賞處
將近兩個小時,終於來到八通關古道4公里處、海拔約1600公尺的雲龍吊橋
走過了吊橋後看到告示牌,標示一般遊客只能走到這裡,想要再往前就要申請許可才能進入。
從這個地圖看出我們所在的東埔是八通關古道的前一小段而已,整個綠色部分是生態保護區,要走到花蓮可是要幾天幾夜的苦行,佩服挑戰全程的登山朋友,我們只能走到這裡就算不錯了
從雲龍吊橋往前看瀑布,可看出三層瀑布喔!木橋一邊是第一層瀑布,另一邊是氣勢磅礡的第二層及第三層瀑布
高度落差有70公尺的雲龍瀑布第二層,不管是高度落差還是流水量都非常壯觀,瀑布又長、水又急,從將近垂直的山壁傾洩而下,像是一面白簾般,因此又有「青山白練」的稱號。
經過挑戰的洗禮,完成最終目標,七俠女再來一張完美的合照
我們是一團泡麵族,在這個地方吃泡麵是很享受的
在此休息一小時再回程
離開雲龍吊橋前留下最美的回憶
吊橋旁這個標示繼續往八通關古道觀高還要10公里,返回東埔4公里,觀高就免了吧!
這個吊橋下方就是深不見底的山谷、非常高,雖然有點小晃,但是感覺蠻堅固的。
踏著輕鬆步伐,回首來時路,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
山林美景不容錯過,領隊不時提醒我們,要拍照也要注意腳下的路
在瀑布邊稍微休息喝水之後就原路折返,不曉得是不是走過一趟膽子變大了還是一心專注著想快快走回去,回程反而沒有來的時候覺得走得那麼驚險。
踏著正步領軍大隊,回程中,姐妹們輕鬆來哼上幾段小曲助興
回程踏在這軟綿綿的樹葉好像踏著地毯似的,跟去程那戰戰兢兢的感覺相差很多
交錯的山巒,山林美景盡在眼前
位於山谷中的聚落
回程再一次經過崩塌處
回到愛玉小站,這裡離登山口已經不遠了,坐一下可以再來一碗愛玉
上上洗手間,這裡的洗手間比停車場的乾淨,順道欣賞鐵皮屋頂上櫻花
小站旁除了美麗的櫻花還有這棵桃樹,粉紅花朵伴著一顆結實的桃子
透過這一排綠色雪豆看到下方滿滿的聚落
回到登山口,眺望前方的溫泉區
站在登山口上方望美麗的橋側影
步道入口,有一座醒目的牌樓標示著路線圖
還有一根刻有原住民圖騰的大石柱,地上刻著這條八通關日據越嶺古道的歷史與介紹
看著八通關古道地圖,才知道我們所走的這段只是一小小段而已,從東埔登山口走到花蓮八通關登山口才是真正的挑戰
八通關古道原本西起南投縣竹山鎮(林杞埔) 經過鹿谷鄉、信義鄉,翻越八通關、秀姑巒山,東至花蓮縣玉里鎮(樸石閣),全長約152公里,建於西元1875年,是台灣清治時期所建橫貫台灣本島東西部的三條道路之一,更是目前僅存的一條,因此內政部頒訂為國家一級古蹟,目前還可使用的路段為東埔溫泉到八通關草原約20公里的路程。
回程會經過溫泉區,途中又有櫻花的影子
若選擇過夜,第一天走雲龍瀑布,晚上泡湯,隔天又可以遊彩虹瀑布,不錯的二日東埔行
八通關古道目前可供遊覽的區域為東埔地區,因此來到八通關古道可順道一遊玉山國家公園、父不知子斷崖、東埔溫泉、乙女瀑布、雲龍瀑布、彩虹瀑布、情人谷等等
由登山口到雲龍瀑布,單程約4公里(來回約八公里)。這次的行程邊拍照、欣賞風景、外加品嚐愛玉小站的手洗愛玉,大概走四小時,為這次的雲龍瀑布-八通關古道之行畫下完美句點。
~~~~~~~~~~~~~~~~~~~~~~~~~~~~~~~~~~~~~~~~~~~~
連接相關文章【東埔溫泉--雲龍瀑布及父子斷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