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天祥8公里處的慈母橋位於立霧溪與荖西溪的交會處,故此地名為「合流」。從慈母橋往前走ㄧ小段路有合流露營區
慈母橋是一座形狀美麗的紅色大橋,位於天祥以東三公里處的中橫公路上,為立霧溪與其支流荖西溪的匯流處。
第一代慈母橋於七十九年因颱風來襲,荖西溪山洪暴發,造成慈母橋橋墩受損。第二代新橋於八十四年五月完工
橋長一百三十六公尺,寬九點九公尺,為斜張鋼橋,它在護欄的設計上也是採用白色大理石,橋頭橋尾各設有一對白色大石獅。慈母橋是利用花蓮的特產大理石材所建成,潔白中透著莊嚴之美
錐麓步道從燕子口走到慈母橋全長10.3公里,步行單程7小時
慈母亭位於慈母橋畔,也是以大理石建成
其名稱由來是據說曾有位少年在此被洪水沖走後,其母卻仍每日站在山坡上盼望孩子早歸,於是在橋畔建了涼亭,深受感動之後人於是將此橋命名為『慈母橋』。
另有一說是當時故經國先生為了紀念其母因而興建此座涼亭
亭內桌子像似台灣圖案
在這大理岩和片岩交接處,還可欣賞到大理石及綠色片岩兩種岩石的摺皺
這裡的大理岩由於受溪水沖刷十分潔白美麗,褶皺都清晰可見
這座大石就是傳說中的青蛙石,外型酷似一隻大青蛙
青蛙石上方還設有一座涼亭-蘭亭.彷彿就好像帶了皇冠似的
岳王亭位處中橫公路173K慈母橋與合流露營區間,名稱由來即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岳飛〞。
合流露營區野營燒烤享受美味佳餚之餘,更別忘了至附近岳王亭走走
500公尺處的高地上,有座綠頂白柱的涼亭緊鄰立霧溪,名為「岳王亭」。
在古色古香的涼亭對岸山壁有一線瀑布,又有「時雨瀑布」、「情人的眼淚」等稱號
隨著雨量與氣候改變水量大小,從高處垂直往下落入立霧溪中,這裡的山光水色常吸引遊客駐足。
帶著相機拍攝橫跨立霧溪景深極佳科蘭吊橋,吊橋橫過立霧溪,可直上研海林道,是早年伐木時人員進出的通道。亦是山友前往研海林道必經的出入口
立霧溪河床上白灰相間的大理岩,周遭矗立的斷崖絕壁,配上漂亮的流速感宛如白光劍般銀線瀑布。
合流露營區位於綠水步道出口處,距天祥三公里,為綠水合流步道東端起點,因立霧溪與荖西溪在此有幾近九十度的轉彎,而荖西溪在此注入立霧溪,是兩溪在此匯流而得名,故過去被設為花蓮八景之一。
附近迴谷幽靜雲樹低迷,石奇木美,共有十二個營位,水、電、衛浴等設備齊全,照明設施也相當完善。
採開放式提供遊客免費使用。但遊客需自備露營用具。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唯一的露營地。
連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