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天來到凱旋門及法國羅浮宮,結束後拉法葉購物商場頂樓觀景台。
第一天【(一) 全紀錄】第二天【(二) 荷蘭阿斯米爾花卉拍賣市場】【(三) 阿姆斯特丹庫肯霍夫鬱金香花園】第三天【(四) 阿姆斯特丹桑斯安斯風車村】【(五) 阿姆斯特丹逛老城區&搭玻璃船遊運河&鑽石工廠】第四天【(六) 沃倫丹北海漁村&科學技術館】【(七) 綠色威尼斯~~羊角村漫遊&運河遊船】第五天【(八) 梵谷森林公園騎車&庫勒慕勒美術館】第六天【(九) 鹿特丹小孩堤防風車村】【(十) 烏勒列支德哈爾古堡&紅村&老城區】第七天【(十一) 阿姆斯特丹梵谷博物館】【(十二) 海牙市區觀光】【(十三) 鹿特丹方塊屋&時尚市集(市場大廳)&歐洲之桅觀景餐廳】第八天【(十四) 比利時布魯日運河遊船】第九天【(十五) 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廣場&尿尿小童】【(十六) 比利時滑鐵盧古戰場~~獅子之丘】【(十七) 荷蘭馬斯垂克市區觀光】夜宿馬斯垂克Novotel masstricht hotel。第十天【(十八) 比利時列日古城區~~布倫山階梯挑戰&天際線欣賞市景】【(十九) 歐洲綠色心臟~~盧森堡老城&參觀貝克要塞】第十一天【(二十) 法國巴黎塞納河遊船&蒙帕納斯大樓觀景台】第十二天【(二十一) 聖心堂&凡爾賽宮】第十三天【(二十二) 巴黎羅浮宮必看三大鎮館之寶!】【(二十三) 巴黎市區觀光(紅磨坊&凱旋門&協和廣場&拉法葉購物商場)】第十四天搭機回台
羅浮宮是一座擁有八百年歷史的王室宮殿,坐落在塞納河右岸,與藝術息息相關。
羅浮宮博物館是法國巴黎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羅浮宮內藏有眾多經典藝術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蒙娜麗莎》、《米洛的維納斯》、《書記坐像》、《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和《漢謨拉比法典》。
羅浮宮館藏品全都是真跡,尤其是必看的羅浮宮三寶,分別是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米洛的維納斯(斷臂維納斯)與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如果來羅浮宮沒看蒙娜麗莎就好像從沒來過,這也是為什麼蒙娜麗莎前面總是擠滿人!所以我覺得進到羅浮宮內第一件事就是先來看蒙娜麗莎,來到面前發現蒙娜麗莎畫像實際真的不大。「蒙娜麗莎」(La Joconde)是達文西於16世紀繪製在木板上的油畫,畫作本體僅79.4公分×53.4公分。它幾乎成為每位遊客造訪羅浮宮的首要目標。來羅浮宮參觀者近8成是為了欣賞「蒙娜麗莎」,需在保全人員與警戒線的監督下,保持遠距離欣賞「蒙娜麗莎」,每人僅有短短時間欣賞、拍攝、與畫作自拍。這種擁擠且受限的參觀體驗,使得「蒙娜麗莎」被評為「世界上最令人失望的傑作」。
在右手邊牆上可以看到蒙娜麗莎這幅畫的解析說明。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佛羅倫斯一位絲綢富商的妻子,從畫中優雅的姿態和精緻的服裝展現出高貴的資產階級。在勾勒蒙娜麗莎唇邊的微笑時,達文西利用油彩堆疊的方式創造巧妙的明暗轉換展現立體感,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更顯得栩栩如生。再來看看蒙娜麗莎身後引人入勝的山水景,左邊高聳的山岳與蜿蜒的河道顯現大自然形成的奧秘,這裡的山水風景達文西利用與前景不同的藍色調繪製遠方景以及模糊輪廓來製造遠近的空間感。
達文西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這幅達文西名著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畫作右邊的風景顯然還沒有完成,至於為什麼未完成的畫最後會在法國皇室的收藏內,在這裡羅浮宮官方說法是1516年達文西受法蘭西斯一世的邀請來到法國,並買下了這幅畫,所以才成為法國皇室館藏。
1911 年《蒙娜麗莎》被偷的新聞震撼全法國,就連知名的畫家畢卡索都曾被懷疑是嫌疑犯之一。一直到羅浮宮變成公共博物館,《蒙娜麗莎》才開始固定存放在此;不過還是有些例外,像是拿破崙執政後,他把《蒙娜麗莎》改掛在自己的臥室欣賞。
勝利女神像展示的位置很明顯,就在達魯階梯 Daru staircase 上方。勝利女神像是希臘古代雕刻的代表作之一,原先是不完整的碎塊,經過修復後才成為現在看到的樣子,不過仍然缺了頭和手。雕像描繪的方式很有動感﹐從翅膀和裙子的細節可以感受到飄動的輕盈感。
米羅的維納斯位在敘利館,這座雕像是在希臘米洛斯島發現,微彎的姿態和腰間快滑落的裙子都自然呈現,斷臂無形間也形成一種殘缺美。
除了羅浮宮三寶外,其他的館藏也很精彩!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位於巴黎羅浮宮的主庭院拿破崙庭院,是一個用玻璃和金屬建造的巨大金字塔,周圍環繞著三個較小的金字塔。大金字塔作為羅浮宮博物館的主入口,以及室內才看得到的倒金字塔,由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於1989年建成,已成為巴黎的城市地標,在通透玻璃、水與光影互相詮釋下,反而讓古典羅浮宮多了分奇幻氣息。
羅浮宮證明了它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更是一個見證了人類與法國歷史和藝術發展的重要場所。它的每一件藏品、每一個展廳,都訴說著一段段動人的故事。擁有800多年歷史的羅浮宮是如何從一座中世紀的防禦堡壘,演變成今天這座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提到羅浮宮,不少人對它的名字感到好奇:為什麼這麼重要的博物館,不是叫巴黎博物館或法國國家博物館,而是羅浮宮呢?其實「羅浮」一詞的由來有很多種討論,目前比較多人認同的說法是遠在 11 世紀時,羅浮宮所在的地區就被稱為「Luver」,也讓位在這裡的羅浮宮因此得名。
最初羅浮宮可以追溯到 12 世紀,當時的法國國王腓力二世因為害怕英國人的入侵,下令在大約於今日巴黎市中心的位置,建造了一座防禦堡壘,這座「羅浮堡」不僅有護城河,還有砲彈武器。然而,由於國王原本就有自己居住的城堡,為了好好利用這座碉堡的閒置空間,這裡也用來存放皇室的金銀珠寶,成了羅浮宮的前身。之後,隨著堡壘周圍聚集的人潮越來越多,陸續出現市集和大學,就這樣圍繞著羅浮宮逐漸發展出繁榮的巴黎市中心。
到了16世紀,對藝術情有獨鍾,也是許多藝術家金主的國王法蘭索瓦一世,不只改造了羅浮宮,他還乾脆直接住在這裡。由於他收藏了眾多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精品,也讓羅浮宮從一座武裝堡壘變成了裝滿藝術品的城堡。與此同時,因為國王對大師達文西的禮遇,也讓《蒙娜麗莎》最後得以被買下,並且合法地留在法國。
不過,真正讓羅浮宮變成藝術寶庫的人,是熱衷時尚和藝術,有著「太陽王」之稱的路易十四。他到處重金收購各地的藝術作品,並且將它們放進羅浮宮,也讓羅浮宮的藝術收藏大量增加,使得羅浮宮搖身一變成了藝術氣息濃厚的崇高聖殿。然而,法國皇室揮金如土的生活,還有連年的戰爭,使得法國國力走向下坡。在民怨沸騰之下,最終爆發了法國大革命,國王路易十六和皇后瑪麗安東尼被送上斷頭臺。沒有了國王、只剩下藝術品的羅浮宮,在1793年宣布成為「中央藝術博物館」,向大眾開放,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公共博物館。
一直到 1981 年,新任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決定大刀闊斧地改革羅浮宮。他要求財政部搬遷,並直接任命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負責改造羅浮宮,當貝聿銘公布玻璃金字塔設計圖時,許多法國人感到驚訝且憤怒,認為這個設計破壞了羅浮宮的古典美。然而,貝聿銘沒有放棄,他製作了一個一比一大小的玻璃金字塔模型,放在羅浮宮預定改造的位置上,邀請大家來看實際的效果,成功說服了許多批評的人,逐漸由反對聲浪轉為支持。這種轉變也讓民眾開始重視羅浮宮,認為國家博物館不應該和財政部共用空間,最終促成了財政部的搬遷。
1988年,羅浮宮玻璃金字塔正式開幕。這座如同鑽石般閃耀的玻璃入口和全新的公共空間,被法國媒體讚譽為坐落在羅浮宮裡的一顆巨大寶石。不僅引起了全球關注,還獲得建築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這也讓羅浮宮不只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鎮館三寶《蒙娜麗莎》、《米洛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像》聞名,就連本身如同一顆閃亮亮鑽石的玻璃金字塔,也成了虜獲全球粉絲芳心的打卡地標,每年迎接來自數百萬名到此一遊的觀光客。以上內容只是羅浮宮這800多年來歷史的一小部分。
羅浮宮證明了它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更是一個見證了人類與法國歷史和藝術發展的重要場所。它的每一件藏品、每一個展廳,都訴說著一段段動人的故事。不論是藝術愛好者、歷史迷,相信羅浮宮都能讓遊客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