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克索古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羅河東岸的卡納克神廟和路克索神廟。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路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路克索神廟證明了路克索輝煌的過去。每年都有幾十萬遊客從世界各地慕名而來,遊覽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埃及路克索擁有歷史悠久的寺廟遺跡,被認為是埃及旅遊業的命脈,尤其是路克索神殿及卡納克神殿更是國際遊客必定造訪的景點。
第一天【(一)全紀錄~風沙滾滾跨越古文明】第二天【(二)沙達特紀念碑】【(三)穆汗默德清真寺&大城堡區】【(四)埃及國家博物館~探索古埃及法老秘密】【(五)埃及夜臥火車初體驗】 第三天【(六)亞斯文大水壩&埃-蘇友誼紀念碑】【(七)伊希斯神殿】【(八)阿拉伯式風帆船】【(九)未完成的方尖碑】【(十)尼羅河遊輪&恩斯納水閘門】第四天【(十一)阿布辛貝雙神殿~此生最大震撼之旅】【(十二)科昂波雙神殿】 第五天 【(十三)供奉鷹神的荷魯斯神殿】 【(十四)路克索神殿】 第六天【(十五)卡納克神殿~讓人屏息的曠世神廟】【(十六)哈特薛普斯特女王神殿】【(十七)紅海渡假村&加勒比海度假飯店】 第七天【(十八)沙漠中尋找最神秘的貝都因村】 第八天【(十九)開羅尼羅河大廈酒店】 第九天【(二十) 走進埃及金字塔】【(二十一) 曼菲斯博物館】【(二十二)埃及購物站香精油工廠&莎草紙畫工廠&哈利利市集】【(二十三)尼羅河畔餐廳&開羅風味餐】 第十天【(二十四) 亞歷山大城徽~~龐貝之柱】【(二十五)孔索加法地下墓穴】【(二十六)亞歷山大港午餐&民族博物館】 第十一天【(二十七)滿滿的駱駝漫步在吉薩金字塔群】【(二十八)吉薩金字塔群餐廳】【(二十九) 牧拉克懸空教堂】
埃及路克索在距今約3600年前曾定都底比斯,當時底比斯就是現在 的路克索,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聖地之一,也是當時最富庶的城市,路克索有兩大區塊,一為東岸為富麗堂皇的神殿 (象 徵太陽昇起之地)、二為西岸為皇家陵墓所在的帝王谷 (象徵 太陽落下之地),而分隔東西岸的正是埃及的母親-尼羅河。
這座寺廟位於尼羅河東岸,建於西元前1400年,在埃及語中有著南方避難所的意思,是古埃及最大也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曾被阿蒙霍特普三世、拉美西斯二世、和圖坦卡門等法老王保存了數百年,也歷經許多修復和擴建工程,還曾被羅馬人當作軍隊營區,神殿包含了廊柱殿、皇帝聖廳和聖殿等,置身其中感受到濃厚歷史氛圍。
正對著路克索神殿塔門外,有兩列壯觀的人面獅身像,這是通往另一座卡納克大神殿的方向,也被稱為神之路,古代每年舉行祭典,由卡納克神殿出發往路克索神殿前進,是路克索最盛大的事。
路克索神殿白天夜晚風情各異,尤其夜晚燈光亮起時,浮雕和廊柱與光影相輝映,別有一番風情,來到埃及可別錯過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歷史遺跡。
圖摘自網路,衛星影像的路克索神殿,神殿就位在尼羅河岸,指向另一座大神殿卡納克神殿,因時間關係卡納克神殿明天再去。
路克索建於西元前14世紀,是埃及新王國時期的首都底比斯,它被分爲東岸和西岸,因爲尼羅河穿過這個城市。在古代埃及時代,它象徵著「生」和「死」。在古代埃及,人們崇拜太陽,認爲人的生命像太陽一樣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因此,東海岸是一個生活氛圍濃厚的居住區,有一座宏偉的路克索神廟,而西海岸則是法老的陵墓。生命之城和死亡之城隔著河流面對面,永遠在宇宙中循環。
走過人面獅身像大道來到路克索神殿大門,這條連接北部的卡納克神殿和南部的路克索神殿,也稱神之路,路克索古稱底比斯,位於尼羅河旁,是古埃及底比斯王朝的首都,也一直是信仰太陽神阿蒙的宗教首都,路克索地區的古埃及人以尼羅河為分界,在日落西岸建法老王族葬身陵墓,如帝王谷皇后谷,在日昇東岸建聖殿祭祀神明,以卡納克神殿及路克索神殿的規模最為壯觀,雙雙於1979年被聯合國登錄為世界遺產。
路克索神廟前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與方尖碑,底比斯,一如孟菲斯在古代是下埃及的中心,長久以來底比斯也是上埃及的中心都市。
進入路克索神廟,左側是拉美西斯二世塔門,約24公尺高,門前立了兩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在埃及,不論走到哪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19王朝拉美西斯二世碩大無比的驚人雕像,使拉美西斯二世成為埃及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國王。但他只能算是一位自戀狂,或成功地宣傳家,與阿蒙霍特普三世的戰功相比,拉美西斯的光芒就像星星與太陽正輝,不及其於萬一。
底比斯是太陽神阿蒙之城,是古埃及中新王國之都城,神廟遺跡綿延於路克索及卡納克一帶。鄰近的帝王谷陵墓,是一處埋葬新王國歷代法老的永恆之地,然而大多數陵墓均遭盜墓者入侵,僅殘留幾處彩繪墓廊。所幸20年代初期發掘的圖坦卡門陵墓未曾遭受盜墓者染指,得以讓我們見識許多珍貴古埃及文物。
分隔兩地的雙胞胎方尖碑,原本雕像旁有一對方尖碑,1883年埃及贈與法國,也就是巴黎協和廣場那一座路克索方尖碑的由來。
1831年穆罕默德·阿里為了感謝法國學者商博良破解了羅塞塔石碑,對古埃及研究做出巨大貢獻,特地將路克索神殿前兩座方尖碑其中一座送與法國,而法皇路易·菲利浦也回贈了一座鐘樓,置於開羅大城堡的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
路克索神殿,在阿蒙霍特普三世之前就已存在,阿蒙霍特普三世在原有基礎上做了大幅修建。他作為國王執政30年期間,對內對外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繁榮和輝煌的時期,可以說是一位締造盛世的法老,甚至有「埃及的拿破崙」之美譽。方尖碑,豐富了古代埃及的建築藝術。(路克索神殿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夫婦雕像大半都已毁壞)。
後來法老哈姬蘇、圖坦卡門、拉美西斯二世都參與了擴建工程,連羅馬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也在此改建教堂,甚至用作軍團要塞,到了13世紀竟還被穆斯林蓋上了一座清真寺。在如此大雜燴的建築形式上,反而成為路克索神廟的特色,詮釋了埃及經歷的演變。
古埃及神殿裡竟然有清真寺,神廟中庭有建於14世紀代表伊斯蘭教勢力的阿布赫格清真寺(Mosque of Abu al- Haggag),清真寺的塔尖突出於古建築群中,展現一種奇特的面貌。
塔門入口成對的拉姆西斯二世坐像,其中一座臉面已損毀。
古埃及人深信世間的一切都是由神祇們所創造及管轄,萬能的神衹掌控生命與死亡、豐饒與貧瘠、循序與混亂,為了祈求諸神庇祐,古埃及人廣建神廟,分別敬奉掌管該地區的神祗。對古埃及人而言,聖潔的神殿並不抽象,因為攸關名聲的大事也在此商討議定,也許正因為如此,古埃及人始終覺得神祇離他們並不遠。
神殿建築形式隨著朝代更迭而有所不同,高大的塔門,堅實的護牆展現宏偉氣勢,神殿周身牆、柱密布繁複的雕刻,法老王奮勇殺敵、敬奉諸神、接受神衹加冕和賜福等場景ㄧ再在浮雕上不斷重現,強化法老王與神靈之間的關係。
無人能估算得出神廟的建築成本,石材、人工、財力、時間⋯,任何一項耗費絕對都是天文數字。
路克索神廟始建於驍勇善戰的法老王Amenhotep III統治時期,供奉當時第比斯的主神 阿蒙Amun、祂的妻子 Mut 和祂們的兒子月神 Khons。百多年後的 Amenhotep III 加建了一個大庭院和神殿,在大庭院外是十四支巨型石柱,相當有氣勢。
路克索神殿位於底比斯東岸,在卡納克阿蒙神廟以南約3.5公里的路克索神廟,其建設目的是作為卡納克神廟的副殿。雖然說是副殿,但整座神廟寬200公尺,長260公尺,規模很大。基本上現在的神殿可說是阿蒙霍特普三世與拉美西斯二世兩位法老的集合之作。
參觀克索神廟最適宜黃昏近日落的時候,天氣較涼快,還可等候晚上神廟開燈,景色尤其美麗。
此神殿呈南北走向,較為細長。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個法老(西元前1398-1361年在位)艾米諾菲斯三世為祭奉太陽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兒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後期,又經拉美西斯二世擴建,形成現今留存下來的規模。
路克索神殿 前後約一千九百年的時間,經歷了數代法老所建立而成,主要供奉底比斯三神。
每年奧皮特節的中心,卡納克神殿的三個神明會乘船到這裡接受眾人的朝拜與供奉以慶祝豐收。
塔門後的拉姆西斯二世大中庭,石柱在遊客身影對比下更顯粗壯,圓柱頭為忘憂果造型。
圖坦卡門與皇后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