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000005--.JPG

 

劍潭古寺,雖然是台北市最古老的寺廟,但經過翻修改建,外觀已失去古味。寺廟面積並不大,安靜隱身於這小巷內的山腳下。劍潭古寺原本不在大直;劍潭古寺,寺如其名,原位於劍潭。坐西北朝東南,背山面水,風景秀麗。相傳創建於明鄭時期,且有關於鄭成功與劍潭之傳說,香火鼎盛,因寺臨劍潭,故名「劍潭古寺」。但到了日本時代後期,日人為了擴建臺灣神社、闢建臺灣護國神社之參道,劍潭古寺只好拆遷至大直現址。雖然拆遷後因地理位置偏僻,已不像從前那樣香火鼎盛,卻也增添了一份幽靜的感覺。

00000010--.JPG

劍潭古寺正殿裡有一尊手抱著小孩的送子觀音,一般觀音像是沒有抱小孩的,台北最古老的廟宇,供奉全台唯一主祀送子觀音,在大直北安路的巷弄中,三百七十載,安安靜靜始終如一,保佑信眾一家老小平安,已被列入市定古蹟。廟內主祀神明送子觀音的「子」有雙重意涵,分別為「兒子」跟「銀子」, 除了祈求平安,也有升官發財的旨意,因此信眾來此不只能求子,延續後代,更能求財祈福。由於供奉的送子觀音相當靈驗,劍潭古寺是當時全台灣香火最旺的廟宇,甚至還超越過艋舺龍山寺。

00000019--.JPG

劍潭古寺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北安路805巷6號,搭乘捷運文湖線至劍南路站,由1號出口沿北安路811巷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劍潭古寺。

00000001--.JPG

當時台灣督府欲擴大台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社域範圍,並闢建護國神社(今忠烈祠)的參道,於是強令劍潭古寺遷移到較偏遠的大直北勢湖山麓。 劍潭古寺的新廟建築約在1940年落成。

00000002--.JPG

改建後的正殿平面成八角形,三層簷,頂層為四角形歇山重簷,造型罕見。 現存之劍潭古寺將原舊廟之木、石建材混合而成,雖只剩一殿,但其龍柱及藻井仍極精美,且廟方陳列保存許多原有石雕與木雕,頗富歷史文物之價值,因此在2004年被文化部登錄為歷史建築。

00000003--.JPG

劍潭古寺失去了劍潭,從此失去了光輝。 由於新遷地點位置偏僻,信徒參拜不便,原本香火鼎盛的名剎從此便漸沒落。

00000014--.JPG

00000004--.JPG

劍潭寺體建築格局為面寬十一開間的單落建築,建築構造為抬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主體建築立面採用隔扇,前後用四柱,前面二柱構成部口,簷口構架為一通疊斗柱棟架,疊斗柱頂起捲棚頂的雙脊檁,檐口柱為雙龍盤柱,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設置八卦結網,是以三層斗拱組逐層出挑,為明間重要的視覺焦點。

00000009--.JPG

神龕供奉觀世音菩薩,左次間神龕供奉的是原鎮殿石雕坐姿觀世音菩薩像,觀音像呈現雙手藏袖環抱於腰際的姿態,正殿兩側供奉木雕十八羅漢。

00000006--.JPG

左稍間以延平郡王為主祀神。劍潭古寺供奉延平郡王呼應民間流傳鄭成功與劍潭的淵源

00000007--.JPG

劍潭有一段傳奇,傳說鄭成功有一次領兵經過此潭,潭中時有蛟龍之類的水怪興風作浪,害人無數,鄭成功把腰邊佩掛的寶劍,往潭中蛟怪擲去,從此潭水平靜,而此潭也因鄭成功的擲劍平妖,而名為「劍潭」。

00000008--.JPG

00000011--.JPG

00000012--.JPG

00000013--.JPG

00000015--.JPG

00000016--.JPG

劍潭寺右側多寶塔一帶規劃為公園,公園內陳列劍潭寺舊構件,包含了清朝嘉慶5(西元1800)以來歷次重修的石柱、石堵等構件,雕工精細,甚具歷史價值。

00000017--.JPG

00000018--.JPG

00000020--.JPG

連接相關文章

富陽生態自然公園登福州山公園

劍潭古寺

大稻埕七大古蹟巡禮

大稻埕碼頭看夕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茵茵weity 的頭像
    茵茵weity

    茵茵weity的部落格

    茵茵we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