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N2675.jpg

旗后山位於台灣高雄市旗津區北端、旗後市街旁,長約200公尺,高度約50公尺,與壽山相對,共扼高雄港第一港口,形勢險要

DSCN2651.jpg

山頂上建有旗後砲台與旗後燈塔

20140315_084818.jpg

搭捷運到西子灣站再走路到鼓山輪渡站搭渡輪往旗津,渡輪船造型的輪渡站

20140315_084857.jpg

觀光交通渡輪(鼓山-旗津航線)船票全票15元,學生12元,優待票8元,550cc以下機車20元,自行車免費,6歲以下或115公分以下之兒童免費。 

20140315_085529.jpg

可直接騎機車搭渡輪,我們沒有機車,選擇在旗津租腳踏車來個逍遙遊

20140315_085734.jpg

一樓都是過渡的機車,二樓有座位,機車族比較多

20140315_090114.jpg

渡輪緩緩駛出渡輪口,白色拱橋右邊是渡輪口,左邊是船哨頭、中山大學

20140315_090120.jpg

渡輪口船班很多,渡船約5-8分一班

DSCN2629.jpg

15分鐘的航程就接近旗津,往右邊望向外海口,右邊是西子灣賞夕陽處

DSCN2628.jpg

左邊是旗后山,山頂上白色燈塔清晰可見,山腳下長長看板-歡迎高雄港

20140315_115251.jpg

歡迎光臨中華民國高雄港的看板從對面的西子灣也可清楚看見喔!

DSCN2631.jpg

旗后山位於旗津島的北邊,很久以前是沈睡在海裡的,直到十三萬年前才壟起。而旗后山與對面的壽山原本是連在一起的,後來因為地震,地殼變動從中陷落,加上海潮湧浪的拍打,才逐漸分開的。原本旗后山與壽山之間有許多礁石阻隔在其間,阻礙了船隻的航行,造成了許多的船難,後來日本人建築高雄港時,為了船隻航行與加寬航道,終於把那些小礁石處理掉了,從此旗后山與壽山便一分為二了!

DSCN2634.jpg

話說有一關於旗后山的小故事。林道乾是明嘉靖年間出名的大海盜,他在打狗山上佔地為王,也把搶來的金銀財寶藏在山上。後來林道乾聽信算命先生的話,只要祭奉寶箭百日,寶箭就有神力刺殺皇帝。從此林道乾做著能當皇帝的美夢。結果終於到了百日,但神雞卻在三更就提前提叫,林道興奮地向京師連射三箭,雖然神箭準確射中龍座,但卻未到早朝時間。到了五更皇帝上朝時,看到寶座上插著刻有「林道乾」三字的箭,十分憤怒,於是派兵捉拿林道乾。

林道乾一路逃到打狗山南邊,眼看前面已無路可走,而後面的官兵已越來越逼近,於是情急之下,拔下配在腰邊的寶劍,向上天乞求能夠助他一臂之力,接著用劍往地上一插,一下子海水萬馬奔騰般向兩邊衝來,打狗隙把打狗山分成兩半了,而在北邊的就是現在的壽山,在南邊的就是旗后山,而林道乾則乘著舟,隨海而飄,不知去向了。

DSCN2635.jpg

看完旗后山傳奇故事後,漸漸接近旗津輪渡站

20140315_161325.jpg

到了旗津第一件事就是租腳踏車,準備開始今天的行程,旗后山的景點除了燈塔及砲台,現在又有新景點就是星空隧道 

1394876438753.jpg

通往旗津燈塔的道路,隱身在旗津老街的巷弄內,來到燈塔山腳下

2915056050_570e751108_o.jpg

左邊是砲台,右邊是往燈塔,選擇右邊的燈塔方向

DSCN2644.jpg

將腳踏車停在山腳下後徒步上山,中途經過觀景台,可眺望高雄港景觀

DSCN2638.jpg

前方就是昨天賞夕陽的西子灣

DSCN2639.jpg

前方紅色的鼓山渡輪口

DSCN2641.jpg

船隻繁忙的往來,是高雄港最常出現的景致

 DSCN2647.jpg

旗後山上有兩處古蹟,旗後燈塔與旗後砲台,兩者皆為市定古蹟,旗津燈塔,又稱高雄燈塔、旗後燈塔、旗后燈塔,好多個名字,因為旗後(后)是旗津的舊名,所以會有不同的名稱 

DSCN2648.jpg

上午九點開放,可以進入參觀, 回顧百年來,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從無間斷地發出光芒,照耀海上的船隻,是高雄港成長茁壯的最佳見證

2915055794_d06b11c62b_o.jpg

層層的階梯帶領我們一步一步往燈塔的方向去

DSCN2650.jpg

轉眼間,那聳立潔白的旗津燈塔就在前面囉!目前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由於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用心維護,建物仍維持日治後期的巴洛克建築舊觀,它從1918 年以來無間斷的發出光芒,指引海上的船隻,確保航海安全。 

DSCN2665.jpg

旗后燈塔位於旗後山上,定為三級古蹟,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聘請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塔內裝有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十浬(約十八公里)

DSCN2672.jpg

一開始還只是一個方形的磚塔,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建高雄港,因此重修燈塔,經過後來的改建,一直到民國七年才為現今的白塔狀,塔高約十五公尺,光力約八十五萬燭光亮度 

DSCN2666.jpg

重修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頂部有陽台可供遠眺

DSCN2658.jpg

塔前有座白色的西洋式辦公室

2914212185_4e1033566b_o.jpg

展示著燈塔以前所使用過的儀器、燈塔照片、燈塔模型及位置圖

DSCN2659.jpg

旗津燈塔,真的很美!

DSCN2662.jpg

不趕時間,緩緩的繞到燈塔後方,這裡才是旗后山最高處,是欣賞高雄港景的最佳位置

DSCN2663.jpg

站在這裡可清楚看到停在外海等待進港的ㄧ艘艘船隻

 DSCN2664.jpg

DSCN2657.jpg

 瞧!是西子灣及柴山區,中山大學大門就在眼前

20140315_105827.jpg

離開燈塔後不用走到山腳下喔!就在燈塔階梯下往右邊可直通砲台 

20140315_110500.jpg

「旗後砲台」為同治13 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辦理海防事務,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主持,聘英籍哈務德四品總教習督造,於光緒元年(1875)在旗後山上興建一座中西合璧的砲台,於次年完工。

20140315_111004.jpg

砲台基座為下大上橢圓,砲台分三區:北區為兵房;中區為指揮區;南區為彈藥庫,其上安置四門6.5 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

20140315_110554.jpg

日治末期,大砲被拆走、熔毀,砲台成為斷垣殘壁。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碉堡。

20140315_111047.jpg20140315_111132.jpg

1985年(民國74年),內政部公告「旗後砲台」為二級古蹟,目前為市定古蹟,1991年(民國80年)高雄市政府進行修復,為時3年,並於1995年1月1日開放參觀。

20140315_110629.jpg

站在砲台上可俯瞰旗津美麗的海灘

20140315_110742.jpg

砲台區頗大且保留完整展望不錯,遠眺壽山,眺望高雄港外海,鳥瞰旗津另一側的海岸公園

1515eca64801ea.jpg127.jpg

砲台之正門為中國式建築風格之八字牆,而門牆兩邊用磚砌的「囍」字,為其特色,其實這城門上原本是寫著「威震天南」這四個大字,不過在1895年乙未之役在跟日本人打仗的時候遭日方軍艦擊毀事後,從歷史的老照片中,辨識出「天南」兩字而重建,也就只掛上「天南」,威震兩字則以虛字呈現 

1515ec1f2197ac.jpg

走出正門~~旗後砲台古蹟故事館,走回山腳下騎腳踏車

20140315_112914.jpg

離開砲台往星空隧道-旗津隧道,據說是為了要建築防波堤才開闢,西元2005年夏天,古隧道開闢成星光隧道供自行車族騎騁,串連旗後燈塔、旗後砲台、珊瑚礁地形等獨有美景,成了全國唯一的海景自行車道。

20140315_112854.jpg

位於旗津醫院後方的古隧道為星空隧道起點,
隧道入口處看起來暗暗的,好像是防空洞,再進去一點兒牆上有些圖案,進到正式的星空隧道內出現多種螢光星座圖形 

img_0118.jpgcm200906094aee1f5498e86223b320e66a06316380750.jpg

往隧道內騎去,抬頭ㄧ看可看見螢光的星空圖列,這條星光隧道,利用光影投射,搭配十二星座的活潑設計,可以尋找自己的屬性

20140315_113057.jpg

越靠近出口陽光很強, 白天由於光線太亮,裡頭的神祕感消失,但別有一種與眾不同風味

20140315_113148.jpg

走出隧道後,踩風大道就在眼前,鐵馬族絡繹不絕的從眼前騎過 

20140315_113244.jpg

出隧道迎面有一條長長的海堤將海面一分為二,左邊海堤外海浪洶湧,右邊海堤內風平浪靜

20140315_113344.jpg

回頭望向隧道口上方岩壁,旗后山高四十八公尺,左右約六百公尺長,底部寬約一百二十公尺,頂部則約五時到七十公尺,是由珊瑚礁石灰岩所組成的。

20140315_114645.jpg

星空隧道經市府改造後,成為「旗津環島海景觀光自行車道」路線中的一個招牌景點~~

20140315_114739.jpg

旗津區全長十五公里的單車路線,沿途經過旗後燈塔、砲台、星空隧道、天后宮、海岸公園、風車公園、勞動女性紀念公園等知名景點,而「馬雅各紀念自行車道」是最精采的一條路線

20140315_113402.jpg

 「馬雅各紀念自行車道」主要是為紀念十九世紀登陸旗后來台進行醫療宣教的馬雅各醫師,新設的指標系統也沿用馬雅各醫生紀念碑做造型變化,屬於人文歷史景觀自行車道,沿線有旗后燈塔、旗后砲台、珊瑚礁地形、古隧道(星空隧道)、馬雅各紀念碑等景點。 

scenic_spot-19.jpg

回看那億年幻化的筆直珊瑚礁,不禁佩服自然萬物的神奇,地質為古珊瑚礁構成之石灰岩岩層,岩層中夾有沙層及黏土層,在石灰岩上常見珊瑚化石,是海底上升為陸地的證據,為「高雄石灰岩」。 

20140315_113326.jpg

走出星空隧道順著棧道前進,湛藍的天空與海水幾乎融為一體。

20140315_113558.jpg

在堤防上吹風放空,享受大自然的洗禮

img_0144.jpg

疾馳在踩風大道上,美景一幕幕如圖畫般快速閃現,疾行時有海風拂面,又有濃蔭綠樹相隨

1515ebb8fd7026.jpg

租輛腳踏車,充分享受慢活自在的自行車踩風之旅。

img_0149_2.jpg

車道旁出現一座碉堡

20140315_115350.jpg

走到底又看到這幅大大的看板,回想起昨天從西子灣望向旗津所看到的這個地方

20140315_115726.jpg

好熟悉的感覺,停下來看看海邊的船隻,這是一艘滿載木材的貨輪

20140315_115743.jpg

全長15.5公里的自行車踩風大道,經由燈塔、砲台及古隧道等人文歷史後先告一段落 

20140315_115752.jpg

從踩風大道回到天后宮填飽肚子,再繼續下ㄧ個行程自然海岸景點

~~~~~~~~~~~~~~~~~~~~~~~~~~~~~~~~~~~~~~~~~~~~~~~~~~~~~~~~~~~~~~

連接相關文章【旗津-海岸風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茵茵wei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