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節出遊(四)2/19
安排到觀霧森林遊樂區,途經清泉溫泉張學良故居.....
以前只知道西安事變與張學良,這次誤打誤撞來到故居,看了展覽館裡面詳細的介紹,才知道有張學良與趙四的愛情故事,相依相伴,雖然沒有名份也無怨無悔,令人感動......人ㄧ生中能有這樣的緣........夫復何求
1936年,36歲,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開始被管束的日子,他被監禁的地方都是遠離前線的風景區,在大陸關不夠,國民黨撤退到台灣,張學良仍繼續被監禁,其中1946~1959年監禁地點在新竹清泉(當中有2年在高雄西子灣)。
新竹縣政府於清泉重新起建張學良故居,並於97年12月12日 的西安事變紀念日開放。
張學良被監禁的屋子早在1973年就被土石流沖毀,因原址並不安全,不適合再搭建任何建築,因此現在的張學良故居是依據老照片重新選地起建,仿照原本佈置,並陳列有一些張學良私人書信以及生活照,不過,重建後的故居實在太豪華了一點,要不是看到老照片,會以為監禁的生活過得還挺舒適的。
這對桌椅是仿被沖掉的故居內的陳設,聽說是張學良與趙一荻最常打發時光的地點。
這是另一座位於館內的張學良閱讀雕像。張學良對於明史涉獵甚深,原因是被軟禁後的1938年11月被帶到了貴州修文縣陽明洞。修文縣就是王陽明被貶的所在,再加上王陽明被貶的那年為37歲,恰巧也與張學良西安事變後被拘禁的年歲相同,因此有感於自己與王陽明有類似的遭遇,因此開始試著去瞭解王陽明,也因此到後來進而鑽研明史。
張學良生命中有兩位女人,于鳳至是他的元配,而趙一荻(人稱 趙四小姐)在沒有名份的情況下,陪著他度過幾十年的監禁歲月。
改信基督教後的張學良,雖後來已與趙一荻出雙入對,但基於基督教一夫一妻的教規,始終未再迎娶。
1963年,一直到有一日罹癌的于鳳至寫了封信給 趙四 小姐,大意是對自己無法陪伴張學良感到愧疚虧欠,也感謝趙四能替代她陪著張學良,她願意離婚讓張學良與趙四共度餘生;張學良看完信後,大哭,於隔年後與趙一荻於台北舉行簡單的婚禮。
這段是張學良在原配于鳳至過世後,親自寫下的這段詩詞,深切的蔓延出了張學良的磊落與骨氣,讓人細細讀來,別有感觸。
在清泉這段,上坪溪從下游往上游一共有三座吊橋與一座可供車輛通行的橋。依序是二號吊橋、五峰清泉吊橋、一號吊橋、清泉大橋。
走過清泉吊橋後,往右邊走可以抵達溫泉泡腳區;溫泉區旁的一塊高地,就是原本的張學良故居 遺址;循溫泉區旁的一個陡坡步行而上,第一個路口右轉,經過一號吊橋後就可以抵達三毛的故居。
這次主要目的是要到觀霧,所以也就沒有多餘時間去三毛故居,下次再安排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