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運紅樹林站下車,來一趟知性的生態之旅,關渡自然公園、紅樹林保護區都是不錯的生態觀賞區。以步行的方式輕鬆的漫步在叢叢交錯的紅樹林林區內,林區內有規劃完善的親水木造棧道,讓招潮蟹、彈塗魚可愛的模樣輕易地就展現在面前。
來到紅樹林沼澤區。漫步在紅樹林木棧道,迎面是一棟棟淡水高級住宅區。
保護區內不但可清楚了解水筆仔特殊而有趣的「胎生」過程,還可看到各種招潮蟹、水鳥和彈塗魚的生活情形。加上淡水至紅樹林車站間的腳踏車步道,以及林務局設於車站內的展示館。
紅樹林生態小徑木棧道位於紅樹林捷運站旁,可順步走到淡水捷運站。
也可以選擇來段單車生態之旅,但是紅樹林生態區禁止單車進入。
淡水河的上游帶來的大量泥沙夾雜著腐植質,在竹圍淡水一帶形成一片寬廣濕地,在潮來潮往中這片河床被稱為”潮間帶”。
在這裡生長著一片終年長綠的水中森林,就叫做水筆仔紅樹林。
為什麼常綠樹木會叫做紅樹呢?因為紅樹科植物含有大量單寧,氧化後使得樹幹帶有紅褐色,因此稱為紅樹。
目前台灣的紅樹林只剩下四種,欖李與五梨跤分布於嘉義以南,海茄苳廣泛分布於中南部沿海,水筆仔較耐寒則分布在北部淡水河口。
生態小徑以架高的木棧道迂迴於水筆仔林間,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水筆仔樣貌,以及棧道下方物種豐富的泥灘地生態。
水筆仔為胎生植物,由於胎生苗的外觀像是一支懸掛在樹上的筆,所以稱為水筆仔。
每年5~8月為開花季節,9月結果,10月發芽,11~12月為成長期,1~3月間為成熟掉落時間。水筆仔開花結果後,果實會繼續留在樹上,等待發芽長出”胎生幼苗”,由母樹供給養分,再逐漸抽長而成筆狀,等成熟後掉落插在濕軟的泥地裡,並很快長出支根以固定樹苗。
紅樹林裡,泥灘地上最容易觀察到的就屬蟹類。其中招潮蟹最有名了。
牠活動時不斷揮舞著鉗腳,像是在招喚潮水一般因而得名。